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42995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现代贸易中心竞争力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现代贸易中心竞争力评价:贸易中心城市是所在地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组织者和角逐者。从何角度建设现代贸易中心,提高贸易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10个样本城市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提高竞争力,城市应该重点着眼于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现代贸易中心;竞争力 :F23:A:1006-4117(2011)04-0169-02 贸易中心,总体意义上是指零售批发交易中心、口岸贸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多项功能的综合体。当今时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区域贸易中心无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得以拓展,中心城市要想在日趋激烈的贸易
2、竞争中与其它城市抗衡,必须紧密依托经济的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贸易中心。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任务,其不仅关系到中心城市在全国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城市如何为全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平台,为获得贸易利益服务。 因子分析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和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聚类分析则根据不同因子对变量进行分类,这不仅可以对贸易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而且可以了解各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应用因子分析对我国贸易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因子得分对各城市进行聚类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贸易中心的发展情况。 一、样本选择及变量定义 本
3、文选取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贸易中心城市:天津,大连,中山,上海,连云港,厦门,宁波,青岛,广州,深圳。数据是2006年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6年各地的《统计年鉴》,运用SPSSV13.0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共选取了9个指标来进行贸易中心竞争力的比较,分别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1),限额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x2),货运总量(x3),货物进出口总额(x4),货物进口额(x5),货物出口额(x6),外贸依存度(x7),进出口占本国比例(x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x9)。 二、因子分析及其结果 (一)因子分析 本文使用因子分
4、析方法提取10个样本中心综合竞争力指标主成分为F1,F2和F3及其对应的特征值和贡献率。从因子旋转后的载荷阵可以看出,第一个主成分对货物出口额,进出口占本国比例,进出口总额有绝对值较大的相关系数,这三个指标在第一因子上的负荷值最大,达到92%以上。第一公因子反映了贸易发展规模情况,因此定义第一个公因子为规模因子,主要解释贸易产业的发展规模情况(在这里虽然货物出口额的载荷值为94%,进出口总额的载荷值为92%,但考虑到实际生活中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城市的贸易规模更贴切,这里的规模因子我们就用进出口总额来表示)。第二个因子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的是货运总量,载荷为94.5%,它可以解释贸易中心城市的交
5、通运输情况,因此定义第二因子为交通因子。第三个因子主要反映了第三产业的比重情况,因此定义第三公因子为服务贸易因子。取前3个主成分来代替原来9个变量,其累计贡献率达96.98%,能较好地评价中心城市的贸易竞争力。从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出前3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方程。 以每一个主成分对应的贡献率为权数,对3个主成分加权平均,所选样本竞争力评价函数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相应的因子得分及综合竞争力得分,结果见表1。 (二)因子分析的结果 从综合竞争力指标来看,2006年我国样本中心城市的贸易竞争力呈现以下特征: 1、贸易竞争力排名前3的城市,都具有经济力量雄厚,贸易量巨大,对周边地区
6、经济辐射力较强的优势。上海扼长江流域之龙头,居沿海经济带的心脏地域,优良的港口、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此外,交通,通讯,航运和金融等基础设施和软环境都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工业中心,产业体系完备,生产实力雄厚;深圳已经连续16年取得贸易出口额全国第一,包括深圳湾口岸、大铲湾码头等等在内的物流优势给深圳发展国际国内贸易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而珠三角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型消费品基地为深圳发展贸易中心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持。 2、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即服务贸易亟需发展。在列表中,所有城市的F3得分都是负值。在现代贸易中心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服务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7、,而我国这些城市的服务贸易发展还远远地低于要求,这是我们必须认识也务必要抓住的一个重点。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工作:第一,形成服务贸易推进机制。把推进服务贸易与建设贸易中心结合起来,与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形成服务贸易发展的立体格局,形成服务贸易的推进机制。第二,营造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三,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加强服务贸易企业间和政府部门间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