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

ID:22610708

大小:5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_第1页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_第2页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_第3页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_第4页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并于2010年GDP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需要内需的拉动,内需则反映在居民消费上。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三大要素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1990-2013年24的数据,选取了居民消费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税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民储蓄存款为解释变量,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因素。最后根据计量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

2、施提供参考建议。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政策建议一、引言消费水平不仅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也应充分考虑倾向于拉动消费水平的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只有清楚地了解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然而,伴随着中国市场化加深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却一直处于萎缩的状态。中国居民消费者的现状是: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的30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一跃成为世界GDP

3、排名第二的国家,中国的人均GDP也有所增长,但消费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如果说中国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那么恩格尔定律的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我国居民消费率随着经济的增长下降。但是与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明显要低了很多。二、影响因素分析(一)经典消费理论回顾1、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IncomeHypothesis):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其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

4、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消费函数通常表示为:C=a+3Y(a〉0,0修正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变量逐步回归,可以得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最优函数为f(XI,X2),此时的可决系数Adj-R2提高到0.998,F值提高到4740.440,方程显著性更强,所以最优回归方程为:Y=224.007+0.445X1+0.028X2F=4740.440R2二0.999Adj-R2二0.998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税收有正相关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0.445%,居民消费水平便可提高1%

5、,稅收每增加0.028%,居民消费水平便提高1%。2、序列相关性检验在回归模型的古典假定中是假设随机误差项是无自相关的,即在不同观测点之间是不相关的。也即模型Y=30+31X1+32X2+33X3+04X4+ni(i二1,2,3,4)中,Cov(ui,uj)=0,如果对于不同的样本点该公式不成立,即随机干扰项之间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则称出现了序列相关性由于随机误差项是不可测的,所以我们用残差来估计首先通过残差的散点图粗略的观察,做出标准化残差散点如下:3、异方差检验这里利用相关系数法检验该模型的异方差性,新生成变量abs

6、e为残差的绝对值,然后利用软件SPSS计算出abse与解释变量XI、X2的Spearman相关系数,得到Spearman系数为0.337,对应的P值是0108〉0.05,说明残差与解释变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不存在异方差。四、结论分析及政策建议由上一节中的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自相关性检验及异方差性检验可得模型的最终表迗式为:Y=224.007+0.445X1+0.028X2,即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居民消费水平便可增加0.445%;税收每增加1%,则居民可消费水平便增加0.028%。虽然模型中剔除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7、和储蓄存款这两个变量,但并不说明这两个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没有影响。根据上述结论,对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给出以下建议: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其消费水平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中低收入阶层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能够较明显的促进消费水平。通过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最低保障标准,防止低收入群体范围的扩大。通过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适当的政策倾斜,增加其就业机会,提高其工资水平从而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最终提高消费水平。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充分发挥税收

8、对消费和收入的调节作用,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对高收入群体征收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实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税收可以为低收入家庭服务提供资金,降低供应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对于高收入高消费者,其消费弹性较小,增加稅收并不会降低其消费水平。总而言之,税收的增加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