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0987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一颗疯狂-寂寞的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颗疯狂寂寞的心“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天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话?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 在星光灿烂的夜里,天空高远而深邃,透着深深地蓝色;繁星在闪烁着,像极了无数的精灵。他们在沉默中,在微光里,互相感应。 自小便对满天繁星着迷的我,每当仰望星空的时候,都会感到由衷的美和敬畏。因此当我第一次看到梵·高《星夜》的时候,便完全沉浸于梦境一样的感觉中。在整副图中,最先看到的是那如火焰般燃烧的丝柏拔地而起直插天空,顿时整个天空便骚动起来,每一颗星星都在回旋,甚至连新月也在快速旋转着,星云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
2、蠕动着。在这躁动不安的气氛笼罩下,山谷里的小村庄,却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下安然栖息,仿佛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而正是在人们都酣睡的时候,充满繁星的夜空正悄悄上演着一场无比华丽的舞会。一个个呈旋涡状流动的星辰,就像活泼而又敏感的小姑娘,穿着一身黄、绿、白三色相叠的盛装挥洒着波浪般的舞步,闪烁在碧蓝色的夜色中,格外夺人眼目。就连生长于大地的丝柏也在尽力挣脱地心引力,直刺急流涌动的蓝天。在梵高的绘画中,所有的色彩与形象都必须服从他不羁的激情表达。不过,在这幅画看似十分美妙、和谐的背后,还应该有画家一些特殊的情感在里面。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呢? 人
3、们常说艺术是生活和情感的反映,这确实是一个素朴的真理。这幅《星夜》是梵·高晚期的代表作,画于1889年圣雷米的精神病院。由于长期劳累和生活的坎坷,梵·高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一个“自我”仿佛分裂成两半,在生活的大舞台上饰演着两种角色,一面在精神病魔的折磨下他成了一个走向毁灭的、危险可怖的癫狂者;一面在恢复正常时他又以源源不断地创造灵感在画布上涂抹最后的也是最美的风景。《星夜》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绘制的,这是他躁动不安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强烈的主观情感,充分发挥色彩的情感因素,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我一遍又一遍欣赏这幅作品的时
4、候,越发觉那墨绿色的丝柏就像一个夜空下的诗人,望着星光灿烂的苍穹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汹涌澎湃。对于这些柏树,梵·高这样对弟弟说:“画柏树的念头一直缠着我,我想画些类似那些向日葵的画,因为我很惊讶还没有人如我看到的柏树那样画柏树。线条和比例如埃及方尖碑一样美,其绿色是那么高贵。”最终,在这幅画里所突出表现的那样线条波动曲折,蓬勃向上;也同他钟爱的向日葵一样,成为他独特性格的一个标志。这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浑然一体和成熟另类的笔触让人欣赏不尽、赞叹不已,其中充满神圣光芒的黄色和意味着宏大而悠远的蓝色,而这两种剧烈对抗、矛盾的颜色却在进行着黄与蓝
5、的相互融合。也正如他对丝柏所拥有的那种异常复杂的感情,所以才把《星夜》描绘得亲近而辽阔,忧郁而令人生畏。当我再细细品味的时候,竟觉得那丝柏像极了一群非常狰狞的妖怪,一群打破这美好夜晚的罪人,却带着忧伤的感情。梵·高也曾这样描绘,“当我画风景时,这风景总是有‘人的气味’。”我似乎在丝柏身上看到梵·高的影子,难道这正是梵·高自己的化身? 梵·高描绘的天空虽然只有十一颗星星,却凸显出了每一颗星独特的运动方式和色泽。对于这十一颗星,令我十分好奇,许多人认为此画里的十一颗星是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因为梵·高年轻时因同情穷人想献身于基督教。在圣经起
6、源第37章第9段有下面这段话:“他还做了另一个梦,把它告诉他的兄弟,看哪,我有更多的梦想,看哪,太阳,月亮和十一颗星再向我们敬礼。” 梵·高所描绘的那些搅动着的旋涡似的星辰,在我们看来也许只是新奇创意的景色,但事实上那是画家心中的暗涌,以及对死亡的诠释。他说:“没有人懂我,因为我想做真正的基督徒,他们就认为我是疯子,因为我想让不幸的人们不那么不幸,他们就像狗一样对待我,说我给他们丢脸,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这是爱与理解多么严重的缺失啊!当不幸的他出人意料地作出自残和自杀的行为,那多半是因为沟通途径的完全闭塞。无助的他在极度的孤
7、独中,在随之而来的虚空感中,在压倒一切的绝望、恐惧和颤栗中,他本能地像抓住自己的身体。破坏自己、毁灭自己成为他与外界交往的唯一语言。或许对梵·高来说,死亡并不是灾祸,而是通向天堂的隧道,是种精神的解脱。 梵·高的作品仿佛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挑战,他向我们提供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美,那是一种看了使人直想流泪的美,令人难以忍受的美,叫人简直喘不过气的美。他把自己的画叫做“苦闷的呼喊”。他在青年时代传教时就曾强调指出,“我们的本性是悲哀的”,“悲哀要比欢乐更好”。有一本梵高的专辑引用梵高自己的话,把他称为“人世间的陌生人”。这倒是很妥帖的,可以
8、说是一语道破了这位画家的悲哀的本质。对他来说,一切都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冷漠、无情、甚至荒谬,他不能不感到孤独、苦闷、失望。 毕沙罗在回忆他和梵·高初次见面的情况时说:“我知道他将会要么发疯,要么超越我们所有人。但我没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