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

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

ID:22603755

大小:71.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心香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迷你型甘薯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鉴定(国品鉴甘薯2009008)。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心香在缙云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词:甘薯;迷你型;心香;双季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032034心香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迷你型甘薯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鉴定(国品鉴甘薯2009008)。该品种不仅薯形美观,而且口感细腻,具有粉、香、甜等特点。缙云县是甘薯适宜栽培区,当地农民栽培甘薯历史悠久,薯农普遍习惯常规种植,而优质迷你甘薯

2、采用常规的栽培方法,往往薯形偏大、商品薯率低、收获时间过于集中、市场供应周期较短,影响了优质迷你甘薯的经济效益[1]。为此,县农业局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摸索与试验推广,总结出迷你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1产量表现2014年缙云县农业局引进迷你甘薯心香、浙薯132、浙薯6025、岩五等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心香产量为24.59t/hm2,对照南京勇(本地种)产量为25.8t/hm2,虽然比对照南京勇的产量低些,但心香的外观品质好、早熟性好。2015年县农业局组织的心香双季栽培试验,第1季收获期在7月上旬前,鲜薯产量可达12.0〜18.0t/hm2,市场价格7

3、〜10元/kg;收获后栽种第2季,在霜降前收获,鲜薯产量22.5t/hm2左右,总产值达12.0万元/hm2万元左右。与常规栽培相比,采用双季栽培技术,经济效益成倍增加。迷你心香双季栽培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适宜地区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特征特性2.1农艺经济性状心香为早熟迷你型甘薯,80〜100d就可收获。株型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8个左右,茎粗0.6〜0.7cm,顶叶绿,心形叶;地下部结薯浅而集中,单株结薯数4〜7个,大中薯率82.2%;薯块大小30〜150g,呈纺锤形、表皮紫红、光滑、皮层薄、根毛少、芽眼不明显[2]。2.2食用品质薯肉黄

4、色、鲜懦、口感粉甜、粗纤维少、质地细腻、个头小,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根据资料记载:烘干率34.5%、淀粉率22.0%、可溶性糖总含量8.1%、粗纤维1.0%、Vc220.1mg/kg、粗蛋白0.813%,富含胡萝卜素、膳食纤维。2.3抗逆性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宄所鉴定(国家区域试验抗性测试点),表现为抗蔓割病;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鉴定,表现为高感黑斑病。适宜长江流域、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地区种植。3栽培要点根据迷你心香的品种特性,要夺取甘薯高产,在栽培管理方面要把好以下几个环节。3.1培育壮苗采用大棚茎尖越冬育苗比常规方式种薯育苗更适合心香的扩

5、繁及商品苗生产。移栽后成活率高、缓苗快、结薯集中,产量和质量都明显地提高。秋末初霜前气温在13〜16°C时将生长健壮、无病的甘薯蔓尖采剪,并随剪进入温室栽插,在温室内保证其安全越冬。确保最低气温在14°C以上,床土温度10°C以上,于第2年2月份加强肥水管理,促苗生长。3.2施足基肥因地膜甘薯生产量大,消耗养分多,生长期间追肥不便,所以耕前要施足基肥,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特性。一般施腐熟有机肥22.5t/hm2、尿素180〜300kg/hm2、过磷酸I丐300〜450kg/hm2、硫酸钾450kg/hm2o3.3水平浅种插足苗心香适宜采用水平浅种法

6、,其优点是结薯数多而均匀,即用带5〜6张叶片嫩茎尖,将每蔓4节地下平放覆土,1〜2节留地上。密度不宜过密,也不宜过疏,一般扦插7.5万株/hm2左右。采用宽垄双行栽培,宽垄距1.1〜1.2m,株距25cm。成活后及时查苗补苗。3.4杂草及地下害虫的防治在甘薯整个生育过程中,尽量不用或者控制使用化学药剂,提倡以加强田间管理。在杂草、地下害虫较多的田块,可用40%辛硫磷乳油、50%丁草胺各2.25kg/hm2,加水750kg/hm2在扦插前畦面喷雾。3.5地膜覆盖地膜覆盖起到保温、保湿、提高地温、既抗旱又抗涝,而且还能起到防治杂草、减少病虫的综合作用

7、。应用地膜覆盖,可提前10〜20d栽插。第1季栽培应用lm宽地膜覆盖,有效防止倒春寒,提早收获。第2季不用地膜。3.6适时收获甘薯收获的早晚与甘薯产量、品质、耐贮性及其加工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适时收获才能保证甘薯的安全贮藏,增加附加值。心香第1季尽量争取早插早收,采用地膜栽培可在3月20日左右,扦插后90〜100d,于6月底一7月初收获上市。收获后栽种第2季,8月10日前均可移栽,最迟收获期在霜降之前,避免在雨天收获。参考文献[1]季志仙,成灿土,王忠明,等.迷你甘薯双季双千斤栽培的育苗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0(1):92-93.[2]

8、季志仙,成灿土.早熟迷你甘薯新品种心香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8(12):34-36.作者简介:周慧卿(1974?C),女,浙江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