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

ID:22602979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_第1页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_第2页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_第3页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_第4页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模式-->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论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放疗,子宫内膜癌的管理必须考虑患者是否绝经后妇女或未婚年轻女性,并且4mm的子宫内膜进行活检,96﹪病人将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对一些宫腔难以得到良好评估的病例,可采用盐水灌注超声法(salineinfusionsonography,SIS)和凝胶灌注超声法(gelinstillationsonography,GIS),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SIS和GIS较普通超声能更准确检出肿瘤宫颈蔓延和肌层浸润情况&

2、#65377;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值有助于确定非手术治疗患者、肿瘤分级及制定术前计划。Pektas等研究了RI值与肿瘤肌层浸润和肿瘤分级的关系,发现在子宫肌层浸润>50﹪的情况下,双侧子宫动脉的RI值明显降低,且RI值随肿瘤分级增高而降低。以子宫内膜>5mm,RI值1.3MRI是制定子宫内膜癌术前诊疗计划推荐的成像检查方法,较其他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性价比俱佳,MRI方法总体优于超声和CT。MRI检查比超声能更准确判断肌层浸润和肿瘤宫颈累及情况,对

3、肿瘤分期的准确率高达93﹪,宫颈累及范围的敏感性达95﹪,肌层浸润为89﹪。对比增强MRI(contrastenhancedMRI,CE-MRI)优于非增强MRI。子宫内膜癌的MRI评价有3个时相,分别为早增强相、平衡相及延迟相。每一时相都能相应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某些重要特征。MRI检查要求在空腹和膀胱排空的状态下进行,空腹状态有效限制了小肠蠕动形成伪影,以确保T2加权成像(T2RI对于确定深部肌层浸润要比判断浅部肌层浸润更为准确。浅部肌层浸润在注射造影剂后可立即被显

4、示在MRI的增强相中,这使得内膜下区清晰可见。深部肌层浸润评价的最佳时机为注射造影剂后2~3min,即MRI的平衡相中。不同报道显示,MRI评价深部肌层浸润的敏感性为69﹪~94﹪,特异性为64﹪~100﹪。对于肌层浸润的评价,CE-MRI要优于T2RI对宫颈浸润和浸润程度的判断均比CT扫描更为准确。T2RI显示宫颈浸润的准确性为9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及96﹪。淋巴结转移方面,MRI和CT对>1cm淋巴结的检出率通常可高达90﹪。随着超顺磁氧化铁(ultr

5、asmallsuperparamagicironoxide,USPIO)纳米粒子造影剂的引入明显提高了包括-->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等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USPIO纳米粒子被正常细胞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其铁粒子形成的伪影在淋巴结内不显示T1和T2信号增强。一旦淋巴结内存在恶性组织,其巨噬细胞的缺失使得淋巴结不出现暗区,而存在转移的淋巴结仍显示为明亮图像,因此,变暗的淋巴结被解读为良性。传统的MRI将>1cm的淋巴结视为恶变,但USPIO不论大小都能对淋巴结做出

6、评价。该技术可将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从29﹪提高到93﹪。为此,有建议,若子宫内膜癌病人USPIO纳米粒子CE-MRI结果为阴性,则不必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尤其对于病态性肥胖或其他高危病人。1.4PET/CT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过检测代谢活动增强识别肿瘤病灶,能识别2.1宫颈细胞学涂片巴氏(Pap)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重要性被受到公认,但对子宫内膜癌筛查作用有限,其敏感性仅为43﹪。因此,Pap涂片在检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上难以推广。宫颈细胞学涂片中偶尔可见良性子宫内膜细

7、胞。年轻女性宫颈Pap涂片中发现子宫内膜细胞很少与病理异常相关,但若绝经后妇女Pap涂片中发现子宫内膜细胞几乎都需要进行宫内膜活检,特别是病人有不规则或大量阴道出血症状。对细胞学发现有子宫内膜非典型细胞或异常腺细胞的病例,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协会推荐做进一步评估,即联合阴道镜检查、宫颈管搔刮术、宫内膜活检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占90﹪左右。分化好的子宫内膜样癌细胞核轻度增大,核染色质稍深染,核仁小到中等大小;高级别的腺癌细胞

8、核明显不规则,核仁明显。非子宫内膜样癌最常见为浆液性乳头状癌,涂片的细胞学因存在乳头状特征而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