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

ID:22595234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_第1页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_第2页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_第3页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_第4页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十)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不仅传承了儒家大同思想,也糅进了西方许多新学的一些观点,而且他对“大同”社会的描绘非常详细,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对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和伟大的革命实践,以至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大同”、“和谐”、“仁爱”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

2、统文化的基因。《礼记•礼运》描绘令人神往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仁爱”;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了“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但这些大同和谐美好思想的阐述,其系统程度都比不上康有为《大同书》中提出的思想体系,故康有为是中国古代“大同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秋登越王台  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 

3、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简评】  本诗作于光绪五年(1879),时年二十二岁。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凭借着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闭锁多年的国门,也轰碎了天朝帝国夜郎自大的美梦。然而,梦醒后是睁眼看世界以发愤图强,还是仍痴迷于逝去的辉煌,高唱“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老调,抑或新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曲,则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这首诗是于萧瑟秋风中,伫马越王台前的心事实录。  “公车上书”的故事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全国上下群情激愤,反抗侵略、保国救亡的呼声一天比一天高涨,而呼声最强烈的,要数康有为和他

4、发起的“公车上书”。  公元1895年,春夏之交的京城风沙四起,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这是一个人们不爱出门的时节。可是,5月2日这一天,北京的大街上车来人往,煞是热闹,许多人操着南腔北调的方言,在大街上边走边议论。乘车的、步行的,成群结队,前后相连足有一里路长。长龙般的队伍行进到都察院(清朝最高的监察、弹劾和建议的机构)门前停了下来,都察院门前顿时人挤车塞。原来这些身穿长袍马褂的人是各省来京赶考的举人,他们是特地到这里来递送奏章的。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  为什么叫“公车上书”呢?据说汉朝时,凡是被征举的读书人进京接受考核,都由公家配备马车来回接送,因此后来人们就

5、用“公车”两字作为举人进京应试的代称。  这次行动的领头人是著名维新领袖康有为。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青年时代曾去过香港。他漫步街头,亲眼目睹香港的都市文明,真是大开眼界,感到英国人的确有一套治理社会的办法,而清王朝的统治也实在腐败无能,于是萌生了用西方制度改造中国现状的变法维新思想。  公元1888年,康有为趁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的机会,写了一封《上皇帝书》,要光绪皇帝快快实行变法。由于顽固守旧的大臣阻拦,这封五千多字的上书没有送到光绪帝手中。但这一举动在一些有维新思想的人士中传了开来,康有为因此出了名。  转眼六年过去了。那一年是旧历甲午年,中国与日本打起了仗,结果是以天

6、朝大国自居的大清国,败给了弹丸之地的小日本,这使康有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很大打击。  第二年3月,康有为和弟子梁启超一道北上京城考进士。隔了一个月,北京突然传来了这样一条消息:日本人威逼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事先知道了条约中有割让台湾和赔款的条款,感到这个屈辱的条约万万不能签,便马上叫来广东和湖南两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于4月22日打头阵,到都察院去上书,要求拒签条约。与此同时,他和梁启超两人分头到一些大臣寓所,邀请他们参加拒签条约的请愿活动。经过他们的动员,许多爱国官员、社会名流,纷纷上奏,交都察院转送朝廷,一时递章的人们塞满大街,连上朝大臣的车辆都被包

7、围得无法通过。台湾籍的举人得知家乡要被割让,更是痛哭流涕,泣不成声。  康有为见群情沸腾,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于4月30日由他出面,召集十八省赴京应考的举人在达智桥松筠庵开会,准备发动一次更大规模的上书请愿活动。大会后,康有为接受与会者重托,花了一天两夜的工夫,挥笔起草了一封长达一万八千字的《上皇帝书》,提出了拒和、迁都、变法三项要求。写好后,派梁启超分送各省举人传阅。大家都很赞成康有为的观点,总共有一千三百多名举人在《上皇帝书》上签了名。5月2日,康有为又把浩浩荡荡的举人队伍,带往都察院去上书。这就是“公车上书”。  “公车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