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92646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师德师风建设材料之新课改理论培训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师德师风建设材料之新课改理论培训讲稿编辑tk763992698精心整理,可为2017年写作与“教育,师德,报告,道德,新课程”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师德师风演讲稿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 师德师风建设材料之新课改理论培训讲稿编辑tk763992698精心整理,可为2017年写作与“教育,师德,报告,道德,新课程”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师德师风演讲稿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第一部
2、分、新课程理念一、为什么实施普通新课程?1、实施新课程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课程改革。而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推进初中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2、实施普通初中新课程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综合国力
3、和竞争力,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并将其作为关系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优先予以政策考虑。我国的初中课程也需要适应国际潮流,进行改革。3、实施普通初中新课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应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的基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向信息化社会的新教育转向,在强调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人为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课程必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重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
4、程体系。4、实施普通初中新课程是提高初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显突出,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
5、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与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二、普通初中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导思想是什么?课程改革的宗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本理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初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初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6、初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初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三、普通初中新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
7、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的实践;(2)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第三部分新课改实施的经验、问题、对策、任务一、新课程教学的探索和经验1、抓学习培训,不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2、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新的教学秩序。3、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开展各科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尽快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师新课程的执行能力。4、借鉴义务教育课改成果,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
8、口,有组织地探索新的教学形式。5、引导教师关注三维目标,科学把握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6、以科研引领,课题带动,把新课程实验推向深入。二、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1、管理者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缺乏整体认识,刚性的要求与柔性特征把握不够,处理不好。2、教学任务(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