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91289
大小:52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30
《外墙岩棉板保温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2-目录1:工程概况-3-2:编制依据-3-3:外墙保温构造-3-4:基层墙面要求及处理-5-5:.保温工程施工条件与准备-5-5.1施工条件-5-5.2现场协调及配合-5-5.3施工准备-6-6: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8-6.1保温系统施工流程-8-6.2保温系统施工要点-9-5.成品保护-15-6.保温系统的材料技术指标-15-7.质量保证措施-17-7.1工程质量标准-18-7.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8-7.3工程质量管理体系-18-8:安全文明保证措施-19-8.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9-8.2安全文明管理措施-
2、19-8.3安全文明管理体系-20--22-1:工程概况工程内容:城口县公安消防大队营房迁建工程,涂料饰面外墙岩棉保温。外墙保温工程采用20mm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采用涂料饰面。主要施工工艺如下:建筑物基层墙面处理(找平层验收)、施工面岩棉板粘胶剂粘贴(包括岩棉板界面处理)、抹面胶浆批涂、两道玻纤网布铺设、锚栓固定;细部节点(变形缝、门窗洞口、保温端口等)网布加强及防水构造设置。2:编制依据1.国家及地方施工验收规范及标准: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3、B/T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08-113-200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共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2.建筑施工图3:外墙保温构造本施工方案为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采用20mm岩棉板作为保温层,运用胶粘剂粘贴和锚栓固定相结合的工艺与基层墙体连接固定,并由抹面胶浆和双层增强用玻纤网布复合成抹面层,饰面层为涂料饰面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及系
4、统组成材料:注:表中2~4步骤为保温施工。序号系统构造材料组成1基层墙体找平层1~3mm界面砂浆2粘结层胶粘剂3保温层20mm憎水型岩棉板(岩棉板双面做界面处理)4抹面层二道聚合物改性抹面胶浆,内置复合双层玻纤网格布增强,锚栓固定5饰面层外饰涂料装饰面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图:(涂料饰面)-22-涂料饰面-22-4:基层墙面要求及处理(1)系统对基层面要求由于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和饰面层的偏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为保证保温工程的质量,保温层要求铺在坚实、平整的表面上,采用界面砂浆找平。基层面要求:A、界面砂浆外墙面粉刷层
5、基层粘结牢固、无开裂、无空鼓、无渗水。B、基层面干燥、平整,平整度:两米靠尺测定小于5mm——20mm误差。C、基层面具一定强度,表面抗拉强度不小于0.5Mpa。D、基层面无油污、浮尘或空鼓的疏松层等其他异物。5:.保温工程施工条件与准备5.1施工条件1.基层墙面按照表2的要求已验收合格,基层墙面应坚实平整,界面砂浆找平层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基层墙面及其界面砂浆找平层已经按照规范要求验收合格。2.门窗口及有关外墙面联结件基层墙体及界面砂浆找平层和门窗洞口的施工质量应验收合格,门窗框或辅框应安装到位。伸出墙面的消防梯、
6、水落管、穿越墙体洞口的管线和空调器等预埋件、连接件应安装完毕,并按外保温系统的设计厚度留出间隙。3.气候条件外墙外保温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施工环境温度应为5℃~35℃之间,夏季应避免烈日暴晒;在五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雪天不得施工。如施工中突遇降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墙面。5.2现场协调及配合1.积极同业主、监理联系,需要监理检查的项目,要及时请示。并接受监理的指导,准确及时的更正监理提出的问题,以达到工程施工的合格率更高。-22-2.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联系,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利于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3.根
7、据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应满足:(1)外墙粉饰层必须施工完毕,并经监理验收合格;(2)门窗框必须安装完成,(未完成安装的要预留出安装岩棉板收边尺寸)并报告监理验收;(3)相关外墙连墙件及预留(埋)支撑架,并安装完成。4.垂直、水平运输及登高方案(1)垂直运输使用汽车吊配合人力搬运共同实现,在使用汽车吊机械时需提前向业主申请并开具工作票(2)水平运输楼层排架内运输以人力搬运为主。(3)登高外墙保温施工作业则以钢管式脚手架为基础。5.3施工准备1.前期技术准备(1)通过现场勘察,对现场结构与设计图纸相比较,发现图纸与现场不符合的或存在可能影响
8、施工的问题及时与业主监理进行汇报与沟通,然后根据需要在设计、业主、监理方等协商下解决。(2)熟悉现场情况,详细掌握周围环境、确认墙轴线点、楼层标高、墙面垂直线等,做好三线定位准备。2.材料与人员准备根据施工现场施工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