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

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

ID:22577889

大小:56.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30

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_第1页
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_第2页
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_第3页
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_第4页
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新见要览马克思主义哲学O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及当代意义学者们的方法论自觉明显加强,对研究方法的讲宄使得对许多问题的讨论有可能在更为深刻和普遍的层面上展幵。具体来说:围绕着如何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及当代意义,有学者提出应该特别注重当年马克思哲学“出场”时的学术史、“思想史”背景,重视其原始文本及原始语言,借鉴国际同行的成果,力求能够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具有国际水准并积极进行国际对话。有学者则认为,过去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对之进行分门别类的研宄和宣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

2、论从学术研宄还是从现实实践的发展要求看,这种思路的缺陷已经明显表现了出来,必须予以改变,只有从三者内在关联的整体性角度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也只有从这种整体性角度才能有效防止屡反屡犯久治不愈的教条主义弊病,实现其洞见历史把握现实的指导功能。还有学者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是科学和价值内在统一的原则,是建基于历史性的实践批判和批判实践的双向批判精神和超越性建构意识,“返本”是为了“开新”,必须以当下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精神下广征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展开多学科的对话,提出符合时代发展

3、要求的新观点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宄者要特别重视“中国经验”的研究,克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关心不重视、只讨论所谓“哲学问题”的缺陷。O马克思主义有没有自己的公正观公平正义问题是近年来多学科共同关注和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哲学界一方面着意挖掘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文本资源,梳理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厘清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派在这个问题上的区别。另一方面,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结合哲学史的资源和其他学科讨论的情况,试图给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主要的争论是,马克思主义有没有自己的公正观?有学者主张,公平正义都是一种抽象

4、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看法不仅不同而且截然相反,马克思对当时奢谈这些观念的学者予以了辛辣的讽刺,称之为“陈腐观念”、“陈词滥调”,对科学地认识现实没有任何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不需要也反对从公平正义角度谈论问题。另一些学者则反对这种看法,认为马克思虽然对当时那些奢谈公平正义的学者多有讥讽,但这是受当时的具体语境规定的特殊现象,不能作为马克思一般地反对讨论公正问题的根据,实际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它的历史非正义性或不公正性的批判他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在扬弃资本主义不公正的基础上。公平正义

5、与社会主义内在联系在一起,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使马克思那里没有完整的公正理论,我们也应该根据他的一贯思想和方法,创立社会主义的公正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作者马俊峰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社会心理学O富士康事件与校园血案引发学者对“社会安全阀”的关注富士康“连跳”事件和校园血案使“社会安全阀”这一概念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有学者认为,各个社会都存在着这样一类制度或习俗,它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

6、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故称社会安全阀制度。有学者认为,导致富士康事件和校园血案的原因是因社会结构失衡,导致下层社会成员的紧张情绪,利益诉求受阻,他们希望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借助于一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气愤或不满,希望向社会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而采取了极端行为。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指出,预防诸如此类案件的发生不是通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心理保健所能完成的,而是有赖于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作为政府,必须提供弱势群体主张权利的正常渠道并保障其畅通有效;社会机构,应该在民间调解方面有所作为,同时有必要为民众提供心理宣泄的合理途径;而媒体和舆论必须有客观和辩证的

7、态度,理性地对待有关问题。O“跟风”心理受到研究者重视2010年,由张悟本事件引发了国人对跟风心理的讨论。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引发了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各种“风潮”让人目不暇接。从“国学热”、“选秀热”到“张悟本现象”,一浪高过一浪。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人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己成为一种普遍心态。学者认为,跟风会束缚思维、抑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从而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还有学者认为,“跟风潮”频频出现,源于信息不对称、信仰缺失及从众心

8、理等因素,这或许是新生活秩序生长与重建的一个必然阵痛环节。学者们提出,公众要增强主观能动性与独立性,形成对事物独立的思维与对比,克服盲目的、丧失个性的心理顽疾。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