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76481
大小:192.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10-30
《邯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邯郸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一月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目录前言1一、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1(一)自然地理条件1(二)经济社会条件1(三)土地利用现状情况2(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资源潜力情况4二、规划实施评估情况5(一)主要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情况5(二)规划指标执行情况6(三)中心城区规划执行情况9三、指导思想与原则11(一)指导思想11(二)调整原则11(三)规划目标12(四)主要任务14(五)相关依据16四、全市主要规划指标调整情况18(一)省下达主要规划控制指标情况18(二)全市指标分解
2、情况18五、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情况20(一)农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20(二)建设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22(三)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调整情况2450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六、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情况26(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26(二)规划调整完善前主要指标情况26(三)中心城区耕地规模布局优化调整27(四)中心城区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27(五)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28(六)中心城区“三线”划定情况33(七)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分区优化调整36七、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40(一)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40(二)对土
3、地利用布局变化影响分析41(三)对环境影响分析42(四)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43(五)结论44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6(一)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46(二)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力度46(三)建立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激励机制46(四)加大土地整治实施力度46(五)加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力度47(六)提高规划实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47附表49附件7450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前言《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12年2月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自批准实施以来,全市增强了按照规划用地、管地的意识,
4、在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上,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推动了社会事业发展和进步。随着“十三五”规划正式实施,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速,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任务加重,《规划》目标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迫切需要进行规划调整。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意见》(冀国土资办字〔2015〕46号)和《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有关问题的通知》(冀国土资办字〔2016〕84号)等文件要求,邯郸市人民
5、政府组织编制了《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50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方案》全面分析了邯郸市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总结了规划实施情况,并从邯郸市实际出发,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的原则,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确定各类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方案,核定规划单独选址重点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制定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方案》是未来一定时期内邯郸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
6、控和土地用途管制、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依据。《方案》期限为2006-2020年,以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基期年为2005年不变,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范围为邯郸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12065.47平方公里。50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一、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一)自然地理条件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太行山南段东麓和华北平原南部,地跨东经113°-115°,北纬36°04'-37°01',北接邢台市,东邻山东省聊城市,南靠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西连山西省长治市和晋中市,属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地势总体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阶梯状分布
7、着山地、丘陵、盆地、高低平原等类型。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由太行山中低山、山间谷地及丘陵盆地组成,东部属山前洪冲积和湖冲积平原。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邯郸市现辖丛台区、复兴区、邯山区、峰峰矿区、肥乡区、永年区等六区,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等十一县,武安市一市,共18个县(市、区)。(二)经济社会条件2014年,全市常住总人口937.39万人,城镇人口460.54万人,城镇化率49.13%。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