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情景式名句名篇默写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模拟试题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4.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5.《荀子•功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6.联想
2、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7.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看到了
3、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8.“,”(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10.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11.“,。”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12.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苏轼《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4、,如泣如诉,,。”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13.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大江东去,,,”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1.“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陶潜说:“,。”2.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的豪情。范仲淹一句“,”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3.
5、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琵琶行》“,”,皆为以景托情。4.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典“,,贏得仓皇北顾”。5.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6.“日”是古诗常见意象;如《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7.诗缘情
6、,亦蕴理;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就蕴含着“站得髙,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杜甫《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表达了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而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说明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8.《氓》第三章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起兴,抒写“无与士耽”之情。9.岳阳楼真是幸运,既有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也有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苍凉;而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
7、忧,”,更使它名震天下。10.秋江风光向为文人所钟;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赤壁赋》“少焉,,徘徊于斗牛之间。,11.史论贵立论精警;如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阿房宫赋》“呜呼!,非秦也;,非天下也”;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1.唐诗至老杜而大成。观“登髙”一题,先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占据时间高度;复有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占领空间制髙点;至老杜《登髙》一出,其额联“,”,遂成千古佳句。2.稼轩以词名,《永
8、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古英雄叱咤风云,”;而怀才不遇之感愤尤深,“可堪回首,佛狸祠下,!:,?"3.屈原《离骚》博大精深;既流露了深切同情人民的心声“长太息以掩涕兮,”,又表达了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更表现了矢志探索拯国新路的心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孔子曾辩证论述“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