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47570
大小:64.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印刷厂综合实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印刷厂综合实践报告摘要随着印刷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印品的质量和追求也越来越高,设计新颖、色彩艳丽、层次鲜明等。但印刷部分作为印刷加工的中间一道工序,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印后加工甚至影响到产品合格率。关键词目录1333344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5印刷厂综合实践报告........目的意义背景简介实概况平装15刊装订T艺流程出现闷题及解决方案....折页M题认真做事情多微笑多开口相信己学会总结实习感受目的意义我于2015年2月6日至2月13日在衡阳市湘衡统一印刷广告有限公司实习,在这段时间内我在平装车间工作,
2、对平装书籍的加工有一定了解,同时也对印刷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工序有一定的了解。在期间使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与人相处,怎样才能使工作很好的完成。背景简介衡阳市湘衡统一印刷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七里井五里牌19号。其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优势与有利条件,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进步,加快发展步伐,逐步实现"创造大众的信心与价值,造福于大众富裕与安宁"的公司长期发展愿景。公司将秉承"用心经营、不断进取、勇攀新高〃的理念,乘风破浪,直挂云帆<实习概况我在衡阳市湘衡统一印刷有限公司实习时间是2015年2月6日至2月13日。在平装车间进行实习参观。平装书刊装
3、订工艺流程平装是一种比较实用,同时又是适合我国广大读者消费水平的一种装订方法,因而应用也最普遍,按书芯的计连方法,平装书刊又分为铁丝订、锁线订和无线胶订等。下面分别叙述其制作工艺流程(I)铁丝订书刊制作工艺流程。铁丝订是一种应用普遍、成本最低的装订方法。因书的订口处不易摊平,因此这种订连方法只适用于订连100页以下的普通书刊。铁丝订书刊制作工艺流程如表所示。铁丝订书刊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工序名称1.撞页和印刷页裁切2.折页3.书帖捆扎4.撞页及封面裁切5.封面折页6.铁丝订书7.包封面9.三面切书10.包装、贴封签条生产设备名称全张、对开切纸机全张、对开刀式折页机
4、自动捆扎机全张、对开切纸机小型棚式折页机PDQ02型骑马订生产线圆盘式或长条式包封面机烫背机1:1切书刀半自动、自动捆扎机表中工序1、2、3只适用单张纸印刷机印刷的书刊。铁丝平订使用配帖法配书芯,书籍封面单独制作。书芯订连、包封面和烫背除用单机制作外,还可使用DET-1和DBT-2型订、包、烫生产线来完成。在三面切书之前,必须将书背烘干或自然干燥。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折页问题在期间车间出现了以下问题①折线位置与颜色分界线不重合:在设计折页产品时必须考虑到纸张厚度对折页质量的影响。一般说来,在多重折页中,折在内部的页面的尺寸必须稍稍小于外部的页面,即设计部门必须就
5、此给出一定的裁切补偿量,以增大实际的裁切量。如果补偿量过小。内部页面就会因尺寸过大而与其它页面发生干涉,页面之间相互挤撞使得外部页面呈拱形翘起,整个书贴平服程度较差。所以,对于多重折页,最好在设计环节中就明确给出补偿量。否则,一旦带有这种设计缺陷的文件被送出,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装订部门,就不得不在折页过程中对页面的裁切量进行朴偿,这时,如果产品的折线位置刚好与颜色分界线重合,就会因为裁切孙偿而造成实际上的不重合。②折角处纸张起皱:在多重垂直折页时.页面的折角处(折线的相交点附近)很容易起皱。要避免这类现象.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常见原因有:折页顺序不合理,
6、使折叠压力过高,从而使折角处纸张起皱。折页工艺不合理。造成空气滞留在书贴内部,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影响折页效果。比如,先对页面进行两次平行折,然后垂直方向再进行两次平行折,这种方案就很容易引起书贴内部的空气滞留。但如果将前面的两次平行折改成扇形折,即可摆脱困境。折页速度过高,使纸张在折页过程承受的压力增大。一般说来。定量较重和较轻的纸都必须采用较低的折页速度。更换纸张类型有时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回收纸因为纤维短、强度低。折角处起皱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换成质量等级较好的纸张。即可大大改善折页效果。实习感受在学校的时光是最美好的时光,每天除了上课就没有事做了,而
7、且花父母的钱,现在走上工作岗位,自己赚钱自己花,此时才知道赚钱真的不易,花钱也不再如从前那样如流水了,也更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俗话说"吃的苦中苦,方做人上人",不管在任何工作岗位,都必须从基层做起,"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通过这次实习,还意识到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我还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T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而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