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

ID:22545819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_第1页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_第2页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_第3页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_第4页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技术:现状与趋势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延伸引发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新一轮变革,把软件和互联网紧密结合在一起,互联网环境下软件即服务的理念已经开始改变软件研发乃至整个产业的格局。本文回顾现有基于网络的新型计算范型和应用模式,探讨了软件模型、软件运行平台和支撑机制、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的现状发展与趋势,讨论并开展了展望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关键i司:互联网、软件技术、网构软件软件和硬件构成了计算机,其中核心部分就是软件系统,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已经逐步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功

2、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成为基本软件,计算机软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计算服务。因而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就是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自2000年以来,互联网正在演化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计算平台,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不断催生出新的应用模式和消费需求,不仅引发了信息产业的新一轮变革,同时也为促进其他产业的变革和成绩提供给了不竭的动力。近10年以来,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力度和价值超越了过去的60年时间,催生了新的软件产业形态一一面向互联网的软件产业,并为以金融、物流、网络教育、旅游

3、和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现状服务业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点。相对于传统产业,基于互联网的产业既带来了消费内容升级也带来了消费模式革新。新型产业的消费内容既包括如软件、数字出版等信息产品本身,也包括如导航服务、叫车服务等信息服务。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挑战,由此产生了多个基于网络的新型应用模式或计算范型。这些应用模式或计算范型,以及互联网平台自身开放、动态、难控的特性,导致软件形态呈现新的变化,由此对传统的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探索互联网环境下软件技术的现状和进展。首先回顾现有基于网络应用模式或计算范型。其次,结合这些研究实践,围

4、绕软件方法和技术体系中的四大要素分析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最后讨论并展望今后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方向。1互联网基础上的计算范型和应用模式(1)1990年代中期最初提出网格计算的概念,其目标是有效整合分布于互联网上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和知识资源等。近年来又出现了云计算可以看做是这种理念的一种延伸。(2)普适计算类似的概念还有泛在计算等在1990年代初被提出,其目标是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的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试图将信息空间和人们生活的物理空间有机集成为一个整体,以各种网络环境(如互联网、无线网、传感网)为应用环境,以各种嵌入

5、式计算设备为载体,普适计算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1)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服务计算的概念,其目标是以服务作为应用开发的基本单元,能够以服务组装的方式快速、便捷和灵活的生成增值服务或用用系统,并有效的解决在分布、异构的环境中数据、应用和系统集成问题。(2)在21世纪初提出语义网的概念,其最初目标是克服目前基于Web信息共享方式在资源定位查找上的不足,希望同各国为网页增加计算机可处理的语义信息,建立一种使网络资源的语义能够自表示、便于及其理解、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此来支持Web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利用。(3)万维学的概念由万维网的创始人TimBerners-Le

6、e于2006年提出,其目标是掌握WWW的发展,并产生更为有效、有益的网上行为和模式。上述产生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计算范型和应用模式均是从某种或层次对“统一计算机的”应用提出新的理念和技术体系。我国学者从软件技术角度出发,从2000年正式提出了网构软件的概念。网构软件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新型软件形态。2软件模型的转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历史表明,软件方法学是软件技术的基础,同软件方法学发展最为密切的3个要素便是计算机平台、人的思维模式和问题域的特性。软件模型描述软件实体和实体之间的交互连接关系,软件实体是构成软件系统的基本要素。软件模型描述软件实体和实体之间的交互

7、链接关系,软件实体是构成软件系统的基本元素,在计算机应用与支撑平台快速发展的驱动之下,软件实体的发展经历了语句、函数/过程、模块、抽象数据类型/对象、构件、服务等粒度和层次。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实体的内容自包含性、功能性和实体适应性在不断增强,以满足开发者和使用者对于系统复杂性控制的要求。例如,结构化软件试图适应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而面向对象进一步的试图适应客观世界的问题结构,作为目前流行的软件模型,对象封装了一类实体的属性和操作,并通过集成、多台和动态绑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控制复杂性和应变性的问题,使得软件能够对问题的开放性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以统一

8、建模单元、模型驱动体系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