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

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

ID:22545788

大小:1.1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30

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_第1页
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_第2页
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_第3页
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_第4页
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窗体顶部窗体底部 首页

2、登录

3、现在注册 新品

4、新闻

5、技术文库

6、实例

7、辞典

8、中国原创

9、专题讨论

10、论坛

11、EE小组

12、博客

13、技术专刊

14、白皮书

15、在线研讨会EDA/IC设计

16、工艺/制造

17、测试/封装

18、传感技术

19、放大/调整/转换

20、RF/无线

21、数字信号处理

22、控制技术

23、网络/协议接口/总线/驱动

24、缓冲/存储技术

25、功率设计

26、EMI/EMC设计

27、光电及显示技术

28、嵌入式设计

29、可编程逻辑

30、安全设计

31、设计测试窗体顶部分类:关键字:高级搜索

32、帮助窗体底部职业发展专区首页 / 论坛 / 自由讨论 / 职业发展专区打造成功的职业生涯,正确面对困惑和失败,畅谈职业发展话题,来这里与大家分享职场感悟、成长心得、面试

33、求职技巧!窗体顶部窗体底部窗体顶部发表新主题 收藏打印关注 推荐 推荐到我的小组 楼主问题:强贴推荐: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发布时间:2007-8-13下午3:50作者:西门乱弹等级:白银掌门积分:6173分发帖数:358次网站总积分:6199分发送消息加为好友查看用户的所有发言我是一个有10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和10年IT知名公司研发中心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者。世上好的管理理念可能归纳起来就那么1~2百条,也都好理解,难的是怎么适当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下面的文章共18篇,是我20年工作中的片段,也是我在研发及管理中的实际体验和感悟。

34、     1.技术启蒙1977年的5月我进了宿迁无线电厂。今天已极少有人知道这家厂,但当时这家厂还是有些名气的,因为当时设计新产品技术队伍中有在?革中遭解散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系主任,各科教师。其中有中国的第一代电化学专家叶厚禺,第一代无人驾驶康拜因(拖拉机)的无线电控制设计者赵骥,第一代雷达设计师赵柏林,第一代无线电专家洪瑞楫,第一代飞机机械师龚维蒸,还有靠“自学成才”的60年代即是华电工程师的张世昌。这些人才,多是因政治运动,先被排挤到学校再被下放到宿迁。当时工厂设计的晶体管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仪以及微波测试仪器产品畅销全国龚维蒸老师原为系主任,当时已有

35、50岁,头发花白,是南工(现南京东南大学)双专业的50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中国第一本《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的编写者。在工厂是结构设计室的主任,当时我们有6~7个高中毕业生跟他学模具设计和仪器结构设计。每天半天学习理论和做作业,半天工作。当时的工厂主产品JT-1、JT-3晶体管图示仪畅销,每台成本几千块,每台销售价7万5千块。市场竞争也不激烈。龚维蒸老师主要给我们上4种课,《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冷冲模设计》《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结合实例,总是鼓励人,从不批评人,也从没看过他发过脾气,真正的敦厚长者。当时我们基础实在是太差,他讲完一点,总是

36、会问:听懂了么?因为我的好问和勤奋,使我很快在几个人中脱颖而出。2年多的上课使我打下了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我当时还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铁摩辛柯的《材料力学》硬啃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读了大学才知道,龚老师的课选的是多么准确和有效,使我们一点弯路没走。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跟我们说的是:学好《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给你半个工程师。对一个电子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来说,真是金玉良言。我的另一个师傅是张世昌,因为工厂要自制一套4开制版机(用来做PCB的胶片)我被抽调到这个产品设计小组跟他学做结构设计,实际上主要是制图,将他的设计思想,用图纸表达出来。第一天他先让我削只铅笔,结果是

37、他不满意,他削了只让我看,用中华2H铅笔,笔芯削成20mm长的圆锥过渡,铅芯要露出5-6mm长,再用细沙纸磨成圆锥型,笔尖直径0.2mm。他用丁字尺划了一条直线,一边划,铅笔一边转,铅笔与图板倾斜成60度。他说,这样笔尖不会一下被磨秃。然后,他让我写0~9的阿拉伯数字。我写完后,他说,你数字写的不错,我推荐你去财务科,看我脸涨的通红,他说“8”字要这样写,我看着他用l了4笔,每笔4个半圆写成了标准的仿宋体“8”。就这样我跟着他一丝不苟的开始了制图工作。他教会我选择三视图的技巧,运用局部剖视图和重复剖面图的表达方法,特别是强调要精确,简洁,完整的表达零件,不能少表达一个要素,也

38、不能多划一个视图。“让水平低的人也能看懂你的图,好的工程图纸就是一幅艺术划”这些设计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极富创意,教会我巧用机械原理,实现制版机结构和传动的设计。一个个想法从图纸变为实体零件,也使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事实上,张世昌老师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做的古筝,被淮阴地区剧团长期使用。他甚至教我们自己制做小提琴,告诉我们要用什么木料和特别的剖料方式。这个问题在我后来带的多个研发团队中,作为有奖问答,几乎无人答出。他给我也是给那个小城留下最深的影响是,当时有一出大热的话剧叫《于无声处》各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