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

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

ID:22524325

大小:120.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_第1页
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_第2页
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_第3页
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_第4页
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  在自我膨胀这一点上,存货与官僚组织的特性极其相似。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也许是它的克星。  存货的性质  在美国新经济神话破灭的时候,美国经济界第一个想到的事是国内的有效需求,第二个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存货。有效需求与民众对经济的信心相关,这属于企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存货理论上则属于企业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但是事实上,对企业来说,存货管理一直是一个挑战,它自我膨胀的时候往往是企业自身难以控制的。  在自我膨胀这一点上,存货与官僚组织的特性极其相似。有人估计,如果要让存货保值,必须以20

2、%的速度增加其价值,然而众所周知,存货――即使是珍贵如金子这样的物品――7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  在自我膨胀这一点上,存货与官僚组织的特性极其相似。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也许是它的克星。  存货的性质  在美国新经济神话破灭的时候,美国经济界第一个想到的事是国内的有效需求,第二个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存货。有效需求与民众对经济的信心相关,这属于企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存货理论上则属于企业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但是事实上,对企业来说,存货管理一直是一个挑战,它自我膨胀的时候往往是企业自身难以控制的。  在自我膨胀这一

3、点上,存货与官僚组织的特性极其相似。有人估计,如果要让存货保值,必须以20%的速度增加其价值,然而众所周知,存货――即使是珍贵如金子这样的物品――7存货管理经历的三次变革  在自我膨胀这一点上,存货与官僚组织的特性极其相似。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也许是它的克星。  存货的性质  在美国新经济神话破灭的时候,美国经济界第一个想到的事是国内的有效需求,第二个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存货。有效需求与民众对经济的信心相关,这属于企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存货理论上则属于企业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但是事实上,对企业来说,存货管理一

4、直是一个挑战,它自我膨胀的时候往往是企业自身难以控制的。  在自我膨胀这一点上,存货与官僚组织的特性极其相似。有人估计,如果要让存货保值,必须以20%的速度增加其价值,然而众所周知,存货――即使是珍贵如金子这样的物品――7不仅不能增值,还会不断地贬值,同时还会消耗企业可观的储存费用。这是存货除了自我膨胀以外的第二个特性,即不断贬值和消耗企业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存货上述两个特性可能还不是最致命的,它还有第三个特性,即占用企业的资金,降低企业的资金的周转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核心的就是现金流,一旦资金

5、周转不灵往往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波士顿顾问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说,“扩充生产能力是一项关系到企业存亡的决策”。  存货有时会自我膨胀的特性与以下两个因素关系密切:一是传统的制造方式需要很长的前置时间(从订货到交货的间隔时间);二是企业生产计划部门和市场销售部门之间的职责和目标不一致。40多年前杰伊•佛瑞斯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工业动态:决策者的一大突破”7是关于前置时间对存货的影响的开创性研究。他指出由于漫长的前置时间需要销售预测来引导生产计划,而销售预测的错误增加之后

6、,库存将会膨胀,各生产层面的安全存货也会上升。如果前置时间越长,销售预测的准确性就越低。  制定销售目标是销售部门的事,而生产部门的任务是保证完成销售部门所制定的计划,如果没有完成计划的产量则责任在生产。为了实现生产目标,就必须保证原料的供应及时,不至于发生原料短缺的现象,因此采购计划必定按照生产计划来进行。生产部门只是管生产,其目标就是完成计划中的产量,如果完成了就没有自己的责任;采购部门按照生产部门的要求进行采购,只要保证原料供给正常,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销售部门的预测是否准确具有决定性的意

7、义,一旦销售预测过高(或过低),在这种模式之下,生产和采购并不能立即降低(增加)其产量和采购量,这就会导致生产和存货的大幅度振荡。销售部门因为来自领导层的压力、部门的盲目乐观心理往往会过高地预测销售的需求,这样存货的膨胀就难以避免。即便是在预测过低时,因为缺货现象往往导致各个部门增加安全存货的要求,存货也会因此而上升。  存货管理的变革  正是因为认识到存货上述三个特性,人们试图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创造了一种高质量、低库存的生产方式“即时生

8、产”(JustInTime,简称JIT)。JIT技术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次革命,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在日本JIT又称为“看板”7管理,在每一个运送零部件的集装箱里面都有一个标牌,生产企业打开集装箱,就将标牌给供应商,供应商接到标牌之后,就开始准备下一批零部件。理想的情况是,下一批零部件送到时,生产企业正好用完上一批零部件。通过精确地协调生产和供应,日本的制造企业大大地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