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24121
大小:8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9
《考研中学物理教学论复习预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效应“,是指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性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的一种光环作用。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他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性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环境。绪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
2、科形成的三个阶段:物理教学法;物理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 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第一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科学素养概述(名)科学素质: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中国科学素质的定义: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
3、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1)科学知识与技能 (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4、《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具体目标。二.物理课程对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三.中学物理课程目标1.中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各学科教学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第二节
4、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简)一、学习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二、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过程,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三、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物理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节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简)一、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自身及其与其他学科和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1.思维:是人脑将
5、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从而把个别的特征分解出来加以认识的过程。.抽象: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去区别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抽出来。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2.科学的推理分为:归纳推理(是由一些个别性的结论推出一般性规律的方法)、演绎推理(是由一般的结论推出个别性的结论)、类比推理(从个别性的结论推出个别性的结论)三、深化认识和探索自然的积极情感
6、体验,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物理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1新颖性2灵活性3综合性——创新思维不是一两种思维形式合作的结果,而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形式思维的综合,物理创新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辩证统一的过程。发散思维是指一眼解决的物理问题为中心,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朝多方向推测、想象、假设的“试探”性思维过程。集中思维是调动各种信息,按照固定的方向和模式来解决物理问题,或以物理问题为中心,从
7、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指向这个中心的思维方式。.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第一节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概述一.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内容。2、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选修系列1(选修1-1、选修1-2);选修系列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系列3(选修3-1.2.3.4.5)。共12门。3、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试
8、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4、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媒体(含教材、教学设备等)。1.内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2.特点:(1)在内容的选择上,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由单纯注重物理知识转变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并重。(2)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上,虽然围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