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报告表模板

环评报告表模板

ID:22506111

大小:11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9

环评报告表模板_第1页
环评报告表模板_第2页
环评报告表模板_第3页
环评报告表模板_第4页
环评报告表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评报告表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编制日期2014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做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

2、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行业类别及代码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

3、资(万元) 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年月1.1项目内容及规模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3.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4.1.1

4、环境空气质量4.1.2声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标准4.2.1废气排放标准4.2.2废水排放标准4.2.3噪声排放标准4.2.4固废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十二五”期间国家对CODcr、NH3—H、SO2、NOx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5.2主要污染工序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

5、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其他6.2主要生态影响7.环境影响分析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7.3环保投资及“三同时”验收一览表7.4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7.5清洁生产分析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其他8.2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9.结论与建议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委托书附件

6、2立项批准文件附件3土地证附件4《建筑扩初设计审定》通知书附件5监测报告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及周边关系图附图3项目卫星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建设项目环

7、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签字):项目经办人(签字):建项目名称建设地点设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性质项行业类别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类别目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所占比例(%)建设单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评价单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法人代表联系人证书编号评价经费(万元)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现状环境质量等级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海水土壤其它环境敏感特征(工业建设项目详填)污染物排放达标与总量控制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现有工程(已建+在建)本工程(拟建或调整变更)总体工程(已建+在

8、建+拟建或调整变更)实际排放浓度(1)允许排放浓度(2)实际排放总量(3)核定排放总量(4)预测排放浓度(5)允许排放浓度(6)产生量(7)自身削减量(8)预测排放总量(9)核定排放总量(10)“以新带老”削减量(11)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消减量(12)预测排放总量(13)核定排放总量(14)排放增减量(15)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废气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