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

ID:22499751

大小:6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几点思考摘要微课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程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本文分析了微课的概念和特点,总结了开发微课在高职院效教学的意义。通过分析微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共同作用,开发出高质量的微课。关键词高职院校微课开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这些名词进入我们生活的同时,微课也被教育界搬上讲台。微课的“碎片式”的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具生动性,方便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授教,新旧知识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使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

2、自己掌控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一、微课的提出与特点(一)微课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家教师尝试开发“微型课程”,即集中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与实施小规模短时课程。这一理念以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Kee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最先提出。但“微课”这一名词的真正创始却是在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被“一分钟教授”__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创造性地提出微课6+1应用模式。2012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提出,微课全称应为“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

3、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二)微课的特点微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微课。微课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第一,播放时间短。教学视频作为微课的核心组成,一般的播放时间是5〜10分钟,相对于传统教学45分钟的教学课例,微课从时间上体现了的“微”字居、。第二,教学内容集中。微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小而精,则教学问题聚集,主题突出,重点鲜明。第三,占用容量小。微课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多媒体

4、终端设备播放,视频容量仅为几十兆,占用信息资源少,便于拷贝、保存、携带。第四,资源构成情境化。微课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地点尽可能与教学主题相结合,以教学视频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第五,易于交流分享。微课视频可以放置于各种网络移动终端,从而各个院校的师生均可学习交流,互通有无,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二、开发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的意义(一)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在信息化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书本、电视、电影、杂志等传统媒体转向各种网络媒体。如QQ、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交流平台使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更加畅通和便利,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离不开的物品。在“微

5、时代”背景下,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移动学习。微课作为可以置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授课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让知识不仅局限于课堂传播,而是可以“飞”出校园,走进更广阔的空间,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获取知识的信息。微课模式通过“提问式”“案例教学”“讨论”等多种手段,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扮演“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成为课堂演绎的“主角”。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去学习。同时,将微课充分应用到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二)能更加丰富教师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微课模式不仅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有益,而

6、且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样有所帮助。微课模式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教学过程,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地进行调整。对教师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督促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的一种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必须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思考不一样的教学任务。这样,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能得到不断提升。(三)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课前写教案,课堂讲解教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们大多会制作相应课件,提高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教学效率。微课的制作展示比传统的PPT课件信息量更大,更容易存储和随时播放学习。因为微课的长

7、期性、传播性更强,同时大部会放在网络上给各类专业人士予以观摩学习,广大学习者会给出积极或负面的评价和反馈,这些都极大的鼓励着教师们更加认真地对待着自己微课作品的质量,通过微课的平台与网友互动,加强交流与沟通,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分析思考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们更加努力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三、我国微课开发的现状我国微课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