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99664
大小:957.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29
《篆书李斯峄山刻石字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斯峄山刻石字帖王君敏/编李斯简介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期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当时,人们对
2、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
3、着名的《会稽刻石》。相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峄山刻石》简介《峄山刻石》,亦称《峄山石刻》《峄山碑》《峄山铭》,古峄山也作绎山、东山,故也有文献称为《绎山刻石》《绎山石刻》《绎山碑》《绎山铭》的。《峄山刻石》,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后,于次年东巡到峄山,为炫耀其文治武功,命丞相李斯等书写并镌刻的第一块刻石。《峄山刻石》书体是小篆,文字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皇帝诏”,计144字,刻于公元前219年。后部分为“二世诏”(即“皇帝曰”之后),计79字刻于公元前209年。由于封建等级制度原因,“二
4、世诏”字要略小一些。《峄山刻石》高218厘米、宽84厘米。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原石早已被北周武帝派人推倒,后又被野火焚毁。目前,见于著录的秦峄山刻石有四:一是宋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据南唐书法家徐铉摹本刻石于长安,现存西安碑林内的峄山刻石即为此,称为“长安本”;二是青州县学内,宋初书法家张建中据徐铉摹本,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所刻,称为“青州本”;三是元至正六年(1346年),绍兴路总管府申屠駉据郑氏刻本,翻刻立石,立于绍兴,称为“绍兴本”;四是邹县元摹峄山刻石,称为“邹县本”。《峄山刻石》虽多,最佳者当为“长安本”。唐朝大诗人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5、》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对杜甫的说法颇不以为然,他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说:“峄山传刻典型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认为峄山虽系传刻之碑,但典型仍在,并不“失真”。今存之《峄山刻石》虽系摹刻翻本,但仍保留了秦代原刻石书法原貌,为历代书法临习篆书的范本,实为研究文字发展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其字体苍古虬屈,质朴劲厚,圆转流丽,笔画细而匀整,字体呈方形,篆法左右对称均衡,沉着凝重,用笔“骨气丰润,方圆绝妙”。后人称秦小篆为“玉筋篆”。《峄山刻石》风韵与
6、泰山刻石不同,其篆式是不是李斯小篆的原样?郑文宝所刻的底本,是徐铉的临写本,还是徐铉所藏原石拓本?因宋人的记录文义不明确,而成为书法界的一件疑案。另,《史记》等许多史料没有提及《峄山刻石》,历代研究者对其真伪均未评定。由于李斯写在竹木筒上的小篆墨迹至今为能流传下来,故刻石便更显珍贵。唐张怀素誉其书云:“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清杨守敬赞为:“笔画圆劲,古意毕臻。”(见《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55页)《峄山刻石》释文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
7、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峄山刻石》的书法风格特点《峄山刻石》的内容是歌功颂德,有着政令教谕性质,不论是内容的创作,还是文字的书写,都是极其理性的。《峄山刻石》的文字是
8、理性的产物。理性书写,要求字形、章法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