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上山探放水设计措施

联络上山探放水设计措施

ID:22483219

大小:8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9

联络上山探放水设计措施_第1页
联络上山探放水设计措施_第2页
联络上山探放水设计措施_第3页
联络上山探放水设计措施_第4页
联络上山探放水设计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联络上山探放水设计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毕节大梨树煤矿11182运输巷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通风科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编制单位:大梨树煤矿生产技术科编制时间:2012年7月27日11措施会审时间:2012年月日地点:主持人:参加人:会审意见:11措施贯彻班班班参加人数名参加人数名参加人数名参加人员(签字):参加人员(签字):参加人员(签字):值班:贯彻人:年月日值班:贯彻人:年月日值班:贯彻人:年月日11第一章水文地质第一节水文地质1、地表水矿区内地表水较为发育,矿界东面有一由东向西流向的小溪沟,其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渗透性较差,对矿床水有一定的影响。2、矿区内含水层及隔水层情况矿区内出露

2、地层按岩性自上而下有以下含水岩组的隔水岩组:(1)第四系(Q)含水岩组:主要为砂、泥岩、腐植土、亚粘土等松散堆积层、冲积层,多分布于洼地、沟谷两侧及缓坡地带,厚度变化不大(0-5米),它是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同时又是地表水汇集渗流的场所。(2)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为一弱含水岩组,是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岩组。岩性灰绿色、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厚度435-480米,含岩溶裂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含水性中等。(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为一弱含水岩组,是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岩层,其岩性上部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夹薄层泥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细

3、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厚45-50米,含基岩裂隙水。(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一弱含水岩组,是矿区直接充水岩层。岩性为一套砂岩、泥岩、粘土岩夹煤层(线)组成,厚105-115米。含基岩裂隙水。(5)、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11m):为一含水岩组,其岩性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夹少量白云岩、白层质灰岩。岩溶发育,节理裂隙发育,含岩溶水基岩裂隙水,是矿床底板间接充水岩组,富水性较强。第二节水患类型及含水区域分析1、矿井水害类型大梨树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矿井水害类型主要有采空区和老巷积水、断层水、顶板裂隙水、地表水。2、突水水源与地下水导水通道(1)突水水源突水水源主要

4、为采空区和老巷积水。(2)地下水导水通道大梨树煤矿各含水层之间一般无水力联系。但遇断层时,含水层会通过断层裂隙导入井下。在生产过程中应留足隔水煤柱,避免因开采隔离煤柱,造成采动影响,使地面水及各含水层水通过采动裂隙窜入井下。从矿系地质分析,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通过老窑和采空区以及采动塌陷裂隙渗入井下,所以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的控制,一般来说,雨季时涌水量增大,枯水季节井下涌水量减少。最大涌水量20m3/h,最小涌水量10m3/h。第二章探放水依据一、依据111、《煤矿安全规程》第285条的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必

5、须坚持有疑必停,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生产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探水或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放被淹矿井的积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安全设计。2、《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的规定:采掘工作面遇到接受可能出水地区时,必须进行探放水,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掘进。3、根据《专门水文地质学》探水钻孔的布置原则:探水钻孔应保证适当的超前距、帮距和密度。探水眼超前距离参数表(一)煤、岩性质水压

6、超前距m煤层厚度m水压(MPa)<0.50.5-1.01.0-2.0坚硬岩石——81012松软岩石——121518坚硬煤层>3.51520251.6-3.512152011松软煤层0.52025301.6-3.5152025探水眼超前距离参数表(二)煤层厚度(m)水头压力(kg/cm)最小超前距和帮距(m)1.6-2.2>302010-3016<10141.2-1.6>302010-3014<10100.7-1.2>301810-3012<1010<0.7>301610-3010<108说明:1、本数据来自地方煤矿设计手册2.1kg/cm=1MPa114、超前距的计算依据公式a=0.5AL

7、3P/K式中:A——安全系数(一般取2-5)L——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mP——水头压力,MPaKP——煤的抗张强度a=0.5×5×2.03×20/10=0.5×5×2.06=0.5×5×2.0×2.45=12.25≈13m据此,超前距离为20m,帮距20m。第三章探放水机构一、成立探放水领导小组:组长:肖多杰副组长:卢奇林成员:曾忠华罗林本李军朱启平安矛刘天明林永高谭开志熊合国申时俊李学坡第四章探放水设计一、概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