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67844
大小:6.48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29
《幼稚园教学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稚園教學實習報告第一組成員班級:幼三甲組長:張添淵s09570003組員:許獻中s09570005黃寶儒s09570037蔡耑倫s09570013王詩婷s09570039鄭子瑜s09570031劉佳芳s09570042陳郁心s09570032楊佳錡s09570045工作分配資料蒐集&口頭報告:單元教學-子瑜、耑倫學習區-添淵、寶儒主題教學-佳芳、郁心、佳錡方案教學-獻中、詩婷資料統整:添淵ppt製作:郁心32目錄一、單元教學法u歷史淵源u影響單元教學的理論u單元教學的特色u單元如何產出二、學習區學習u什麼是學習區u理
2、論背景&歷史淵源u學習環境設計步驟u學習區的管理u各種教學法的學習區規劃比較三、方案教學法u方案是什麼u歷史淵源u理論背景u方案教學的三階段u教師&幼兒角色四、主題教學法u定義u主題教學名稱的由來u主題特點u影響主題教學的理論u主題教學的執行u主題教學之實施步驟32單元教學法UnitTeachingMethod課程統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學活動化所謂單元教學法則是以生活重要問題為中心的完整活動,以實際活動、實際問題、來聯貫各科教材,徹底打破各科的界限,使幼兒的學習活動和生活密切的配合。「課程統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學活動化
3、」即是單元教學之重點。一、歷史淵源1919年,杜威博士來華講學,所提倡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是社會」以及「做中學」等理念,在教育界帶起一股改革風潮。在政府遷台前,我國教育觀點在受杜威極深影響的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到陳鶴琴「五指教學法」,再到張雪門的「行為課程」都可以發現單元教學的特質,並在政府遷台後更是多次進行數次課程實驗。尤其,受到當時美國小學低年級教育改革的影響,於1956年起,台灣幼稚園開始進行大單元設計教學法(源自派崔克爾,1925),由當時臺北市立師專的校長熊芷在其附幼進行實驗。經過1970年,
4、美國布羅克教授(Mrs.Broke)引進盛行於英美的「發現學習」等觀點至台灣,強調學習區的佈置,引起廣大迴響。1986年教育廳有感於當時教學品質低落,故邀請八所省立師專幼教科(師院幼教系前身)共同規劃發展「幼稚園大小班單元教學活動設計」共四冊……。不同時期所推動的課程教學,都有不同的成效,但單元教學的特質卻是不斷發揚光大,甚至看起來拋開傳統教束縛的方案教學,仍是有「單元」的影子存在。二、影響單元教學的理論(一)杜威之進步主義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提供學生解決生活問題,適應環境的經驗,教育應與生活結合,教育經驗應從學生
5、生活週遭的實際經驗為起點,經驗應該是一個統整的有機體,經驗不斷在成長,新經驗的累積應該立足於舊經驗,片斷的經驗成有機結合,經驗與產生的情境是一體的。教育的目的是發展、啟發兒童,不是記憶背誦學科知識,強調教育應以兒童為本位,教學要能讓幼兒有機會自己做,自己學,自己去解決問題,例如:幫助幼兒了解平,經由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經驗,了解平衡的概念,這就是所謂的「做中學」的意義。(二)完形學習原則32根據完形心理學的理論,完形學習原則是在說明人類心理學習任何一件事物時,必先掌握其完形整個的架構,然後對其組成分子做詳細分析,並不時向完
6、形整體作來回的探索。(一)差異心理學重視人類之個別差異,認為人類的能力和興趣各不相同,因此單元設計必須考慮幼兒個別差異的能力、興趣與需要。一、單元教學的特色(一)設計以實際生活問題為中心配合時令、季節與幼兒的興趣,將教育和生活打成一片,使幼兒獲得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所以開學時為了使幼兒更加適應學校環境,通常第一週的單元主題多為「我的學校」、「我的朋友」。(二)一個單元即為一個完整學習的經驗例如該單元名稱為「蠶寶寶的一生」,幼兒將卵孵化程蠶再至結繭成蛾的過程,從中學習一個完整的經驗。(三)雖單元有時限,但仍可作調整雖
7、然在設計之初,每個單元都有時間限制,但若該主題獲得幼兒高度興趣,或是該主題可以再延伸出更多活動,那麼可以再將時間做調整拉長。(四)打破學科界限強調生活上的問題是無法用學科劃清界限,因此以一個問題為中心,將相關學科的活動融合在一起,作完整的學習活動。二、單元如何產出(一)單元主題的選擇由於主題的選擇與安排,將決定課程是否順利進行,以及是否能引起幼兒興趣,並對其產生意義。因此,以下則列出單元主題選擇時可考慮的建議:1.單元的教育價值設定單元的理由何在?本單元對達成課程目標有何重要性?兒童能從本單元獲得什麼?找出選擇單元的理
8、由將有助於單元目標的擬訂。2.單元的可行性本單元是否具體可行而切合實際?是否容易取材並能積極展開活動?若是取材不易,幼兒無法透過具體的教材來學習,此單元仍不算是好單元。例如:亞熱帶的台灣,下雪就不是一個容易取得的情境;雖然有電冰箱的冰,或某遊樂場特製的雪景,但和實際的雪總有差距。故這類主題的施行就比較不具體,除非幼兒相當感興趣,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