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59627
大小:70.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样板戏”发展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如何正确看待“样板戏”在今天仍然颇有争议。本文通过对“样板戏”发展的探究,客观分析“样板戏”在特定时期的意义及影响,客观评价其发展的成果与不足,结合“样板戏”给我们的启示,结合当今国情和社会实际的受众需求,从而探究如何对“样板戏”批判继承和发展,以及如何更好的从“样板戏”中汲取精华加以学习,怎样创作出当下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文艺作品。关键词:“样板戏”与江青武装斗争发展争议启示创新一、“样板戏”的产生及其背景1942年5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向文艺工作荠明确地提出了“文艺界
2、开展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思想斗争”的任务,“样板戏”便是中共贯彻执行这一任务指标的一大成果。当吋的作家们在文艺的整风中广泛地接受了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教育思想,他们的创作题材也随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一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以及劳动生产成为了他们作品中可以压倒一切的题材,工农兵们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地位也得以确立。在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思想的感染卜,江青介入丫这种京剧现代戏的移植和改编屮。她利用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示,在苏京剧现代戏的移植和改编中添加了许多个人的政治色彩,并使其变得更加观念化和纯粹化,再加上她自身的美学倾向等,最
3、终使“样板戏”变成了一种推行激进文艺观念的工具。正如杨健所认为的,[1]“样板戏”和它的前身京剧现代戏都是国家的意识形态的载体。江青在其中的作用是使它更加地观念化和纯粹化,其屮自然而然地渗透丫她个人的美学倾向,如“喜爱夸张和强烈,特别强调色彩的鲜明。另外表演要求要程式化;对服饰也要求要艳丽、和谐;而音乐的话,要求要华丽、明亮和鲜明。对于总体的效果则要求要洗练和简洁”。“样板戏”又被称作“革命‘样板戏’”,是集合了京剧、芭蕾舞剧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的舞台艺术作品,是伴随着文化大革命产生的一种特殊而典型的文学艺术形态,它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基础
4、上不断发展、完善的产物。1966年的12月260,发表于《人民日报》上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中,京剧《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海港》和《智取威虎山》,以及芭蕾舞剧《0毛女》、《红色娘子军》、以及《沙家浜》皆被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者是‘革命现代样板作品’”。而“样板戏”的这一称谓是在江青《谈京剧改革》的演说后才最终得以定型,在1967年5月31口的《人民口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后,才正式地、官方地被称作“样板戏”。在此之前,“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吋期政治领导下的文化
5、产物,它充分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的政治思想,同时也是极大的程度上被工具化的艺术作品。二、“样板戏”的发展与成熟“样板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它被捧到了无产阶级解决自己文艺方向的标志的高度。正如张广天所说,[2]“‘样板戏’的功绩是最有力的屮华民族自信心的证明;它是我国文艺作品继‘五四’以来的惟一的一次从民族自我出发而取得的最高革命成就,并且前无古人”。结合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口号的时代背景,当时的人们对于“样板戏”的喜爱程度可想而知,并且,“样板戏”也确实在此期间实现了蓬勃发展,其影响也达到了当时那个特定时期的
6、顶峰。被称为是八大“样板戏”之一的《沙家浜》(它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是按照真人、真事而创作的传奇的抗日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作为第一主角的地下工作者的阿庆嫂为保护郭建光及其所带领的新四军伤病员们与敌人作周旋,并利用胡司令娶亲这一个机会把伪装成戏班子的郭建光等儿人引进沙家浜、歼灭了全部敌人的故事;演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反响。1963年,北京的京剧团接受了毛泽东对于《芦苇火种》改编的任务,丑毛泽东通过江青传达了“要突出武装斗争而不是地下斗争的主导地位”的指示。江青利用这一指示,大量地加入自己的政治思想色彩,极端化地强调阶级斗争和
7、道德教化;她最大程度理想化地设置情节和戏剧冲突,将英雄的形象塑造得高大而完美,于是《沙家浜》中,以地下工作的传奇故事取胜的原剧本大量地削减了本来是主角的阿庆嫂的戏,而配角郭建光却迎面而上,有丫成套的唱腔,成为了剧屮主要的英雄人物。[3]正是从创造“无产阶级文学艺术”这一0标出发,毛泽东拥有了广大的接受群体,从而使普及化的戏剧引起了更多的注意,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提倡演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现代的革命戏”的主张。《沙家浜》的剧名也是在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审看时,毛泽东重命名的。此外,《红灯记》、《海港》、《龙江颂》等也都是和《沙家浜》
8、一样由原剧改编而来,例如《红灯记》,它本来也是主要为了突出“地下斗争工作”的,但随着毛泽东的指示的下达,在之后的修改过程中也不得不加重了“武装斗争”所占的分量。《人民口报》于1970年的5月12日所发表的《高举红旗、继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