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ID:22457861

大小:7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9

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_第4页
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本文导航1、首页2、美的真谛3、整体直观特征4、和合文化与中国美学的基本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先生在检视和反省中国儒道形而上学与本体论后认为,中国式因果律首要特质在于一体统合原理(整合性原理)。即:世间万物由于延绵不绝地从相同的根源而化生,因而统合成一体。换一种说法:万物通过创生的过程得以统合。于是,在道或天的形象覆盖下的万物实为一体,万物都共

2、同分有实在的本性。此外,万物之间莫不交互相关,因为万物皆同出一源。万物所共同分有的一体(道),既维系万物之生存,又孳生化育万物。①成氏进一步认为,因为万物间莫不交互相关,而形成各种过程间的变化网络,于是运动力的传送就被视为生命活动的表现。②由此构架出内在的生命运动原理(内在性原理)。复次,由于一体统合原理之故,世间恒有和谐与平衡存在③,形成中国因果律之生机平衡原理(生机性原理)。此因果律的三大基本层面衍生出中国式因果律模型:串连式思考(整体式观照)和辩证法则④。成氏的上述分析实是对中国和合文化之特征

3、作了精辟的理论提摄。重视万物间的整合关系、辩证运动关系、有机性联系正是中国和合文化的精髓。这些理论精髓不仅是东方文化中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和审美运思的源头活水。笔者认为,在中国和合文化中,以人与自然的基本相似性和人与天地万物的视同对等或异质同构为基础进而在此二者间确立一种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的整体直观思维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它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在内缘已心、外参群意的审美体验活

4、动中获得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瞬间感悟,从而实现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的合一。再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而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

5、古代诗性智慧之根。一、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间并无绝对的分歧,自然是内在于人的存在物,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调谐;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达到一种完满和理想的境界,是中国人文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质言之,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如孟子的知性即

6、知天⑤论就是把人性与天道的合一放在认识论高度上加以思考的。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认为宇宙间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联。庄子提倡与天为一,《庄子达生》云: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就是要求抛弃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周易文言》明确提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顺应

7、自然的与天地合德的思想。汉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数的观念为基础建立起天人感应的谶纬神学体系。《春秋繁露阴阳义》即云: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更趋成熟、精致、完善。张载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题;《正蒙诚明》云: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明确指出,诚明境界的获得,来自于天道与人性的统一。程颐说: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程氏遗书》卷十八)实际上直接指出了人道与天道的同一性。程颢干脆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程氏遗

8、书卷六》),反对有意去区别天与人及主体与客体。至清代王夫之也强调尽人道以合天德。其《周易外传》卷二云: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在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实际明确指出人之动与天之健是一致的。所有这些观念无不是提倡应在自然与精神间建立一种统一性关系。这种强调在自然与精神间建立一种和谐化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这表现在: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人与自然、情与景、主体与客体、心源与造化、内根与外境都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天人异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