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ID:22428905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_第1页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_第2页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_第3页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_第4页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本文在19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和“五四”时期作家文化心理等内容的感召下,深入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主要以郁迭夫小说《沉沦》中的“我”和鲁迅小说《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为例进行论述。  关键字:多余人;“我”;魏连殳    有一种人被称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是因为他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思想比较先进,超出一般人,而行动又迟于他的思想,与一般人没什么区别,他们往往是对当时的社会充满着梦想,但是当梦醒了又无路可走。也就是他们的行为与思想往往是相背离,不能达到统一。然而

2、,文学作品中有一类人物也可以被称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因为他们往往是有思想但缺乏行为,或者是采取消极行为的人,具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这里的思想是一种积极的、先进的,看到社会现实的进步思想。消极行为是相对于积极行为而言的。积极行动是指一切积极、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行动;消极行动是指消极、有害于自己和他人,对他人或自己造成危害的行动。这里说的“行动上的矮子”中的“行动”就是一种消极的,对他人和自己不利的行为。这种人习惯被称为“多余人”。  “多余人”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俄国,它的产生与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在19世纪初期,欧洲资本

3、主义的蓬勃发展和1812年击败拿破仑入侵后,一部分有觉悟,有理想,盼望改良的进步知识分子决心推翻沙皇的统治,但他们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了。于是这部分进步知识分子把其希望寄托于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因此大量的“多余人”形象应运而生。这些“多余人”大部分有着共同的特征:首先他们是多余的、孤独的。有着崇高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实际行动。因此,从思想上看,他们思想进步,看见了历史潮流的趋势和贵族阶级的腐朽,开始厌恶贵族生活,这种厌恶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反叛;从行为上看,他们又缺乏同贵族作斗争的坚定毅力和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往往缺乏一种积极地行动

4、。由此可见,他们就成了整个社会中一种上不靠天,下不接地的人,这种独特的地位使他们沦为所谓的“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最早出现于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后有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等。同时波及世界各地,也影响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们。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的俄国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国家暗无天日,民族日趋衰亡,人民生活极其痛苦,人们渴望变革,希望打破这种悲苦的现状。于是大量“五四”作家在西

5、方个性主义思潮影响下,发现了自我个体的价值,认同了自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因而真正开始了作为现代的独立个体必备的“自我”主体人格的设想和构建。他们不约而同的意识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对人性严重束缚的各种弊端,并开始反省自己在内的中国人的人格现状。他们对自我弱小无助、孤独的揭示是为了争取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五四”作家的创作,大部分展现了觉醒者对旧秩序的反叛,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但这些反叛和追求也显示出强度、毅力和决心的不足,那种“意志顽狠,善斗不屈”的猛兽精神是很少展露出来的,也反映出他们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迷茫。因此,“多余人”形象在20世纪二三十年

6、代中国的小说中踊跃出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多余人”形象包括:郁达夫《沉沦》中的“我”,鲁迅《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巴金《家》中的“觉新”,柔石《二月》中的“肖涧秋”,叶圣陶《倪焕之》中的“倪焕之”,曹禺《雷雨》中的“周萍”等。他们大部分都看到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迫害,都想改变这种社会面貌,但最终他们表现出的是自我哀怜,自我毁灭,自我在肯定与否定、失落与寻找的漩涡中沉浮。他们有的“觉得自家是一个孤高傲视的贤人,有的“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眼泪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

7、和悲哀。从这里表现出他们孤独、忧郁、自卑、敏感,对现实强烈不满,但又没有实际行动,无法去改变现实的矛盾冲突,他们迷失了思想和行为应有的方向,同时也失去了对自我应有的把握,因此沦为“多余人”。他们当中有的是生来多余,比如周萍是一个私生儿,生来就在没有母爱,只有父严的家庭中成为生来多余的“多余人”。有的是情感多余,比如《沉沦》中的“我”在情感中的困境,找不到自己向往的爱情,成为情感多余的“多余人”。还有的是生活多余,比如魏连殳生活极端贫困、苦闷,没有人帮助他,身边也没有朋友,使他成为生活多余的“多余人”。本文着重分析情感多余的“我”和生活多余的

8、魏连殳。  《沉沦》中的“我”是一个较早接受了西方进步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有一颗救国的雄心,梦想将自己的才华与知识奉献给贫穷而落后的祖国。当有人问他“你府上是什么地方”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