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动物类药材走势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动物类药材走势点评有资深专家和市场人士认为,我国动物类药材缺口将逐年加大,短期难以改变,市场前景看好。“物以稀为贵”,动物类药材的后市价格将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因此,产地有关部门应组织养殖场和农民大力开发和养殖动物类药材,扩大养殖规模,满足市场急需,增加企业和农民的收入。现将2009年以来全国药材市场20种紧缺、价升的动物类药材价格走势点评如下。 1全蝎全蝎又名全虫、蝎子,具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还有防癌、抗癌、治顽疾等作用。不但大量进入医药市场,还走进饮食、保健、酒类等行业。野生全蝎产量下滑,家
2、养产量极微,供需缺口在50%以上,行情一直居高不下,逐年上涨,2006-2007年分别上涨至450~500元(清水)(千克价,下同)、300~360元(盐水)和200~220元(活蝎),2008-2009年再分别上涨至680~730元、500~650元和270~280元。 2蕲蛇蕲蛇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对风湿顽痹、筋脉拘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破伤风等均有较好疗效。蕲蛇主要以野生品供应市场,家养量极低,市场缺口超过60%,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价格坚挺,连年上涨,已由2006-2008年的600~850元
3、上涨至2009年的1000~1200元。 3乌梢蛇乌梢蛇不但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野生乌梢蛇产量连年下滑,供需缺口在50%以上,行情逐年走高,2006-2008年上涨至110~150元,2009年又涨至180~200元。 4刺猬皮刺猬皮为刺猬科动物刺猬的皮,具有收敛止血、固精缩尿、化痰止痛的功效。由于野生资源逐年枯竭,家养刚刚起步,产量极低,库存空虚,供需缺口高达55%,市价连年上涨,2006-2007年上涨至35~50元,2008年又上涨至50~75元,200
4、9年再走高至80~90元。 5蛇蜕蛇蜕为多种蛇蜕下的干燥表皮膜,功效祛风、定惊、止痒、退翳。东北自产量不足,大货多从南方采购。由于野生蛇类产量急剧下降,导致蛇蜕产量同步大幅减少,市场出现缺口,缺口在30%左右,价格日趋坚挺,由前些年的140~150元上涨至2009年的160~170元。 6壁虎壁虎又称天龙、蝎虎,功能祛风、定惊、散结、解毒。由于壁虎对治疗癌症有特殊疗效,医药市场及医疗单位用量逐年增加,但因野生资源匮乏,供给缺口高达75%,市价一直走高,而且逐年上涨,由2005-2006年的110~120元,上
5、涨至2007-2008年的160~170元,近期已攀升至200~220元左右。 7蜥蜴蜥蜴为蜥蜴科动物丽斑麻蜥的全体,功能消瘿散瘰,对治疗淋巴结核、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近年产量明显下滑,入市货源稀少,价格连年上涨,2006-2007年为250~270元,2008年上涨至360~390元,2009年又升至400~440元。 8熊胆熊胆为脊椎动物熊科棕熊、黑熊的干燥胆汁,具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的功能。东北三省为黑熊、棕熊的主产地之一,20世纪以捕杀野生熊取胆汁,近年采用人工引流胆汁后加工成熊胆粉。由于
6、熊胆产量少,价格连年上涨,2005-2006年为2600~3000元,2007年上涨至3200~3500元,2008年至今已攀高至4000~7000元左右。 9阿胶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为补血滋补上品,有补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除药用外,已扩大至保健、食品、餐饮、礼品等多个领域。由于我国养驴业发展滞后,毛驴存栏数连年下降,已由20世纪的500万头,下降至近年的40~50万头,导致阿胶产量逐年大幅减产,供应缺口高达70%以上,市价持续上涨。2005-2006年为180~200元,
7、2007-2008年上涨至250~300元,2009年又升至310~320元。 10林蛙油林蛙油俗称哈什蚂油,主产于东北地区,以吉林、黑龙江产量为最,辽宁次之。有滋补强壮的功能,对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肺虚咳嗽等症有较好疗效,为滋补上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但由于产区持续一个世纪的滥捕乱杀,野生林蛙所剩无几,而人工养殖刚刚兴起,产量杯水车薪,价格连年上涨。由2005-2006年的2200~2600元上涨至2700~2800元,2007-2008年再涨至3000~3500元,2009年已升至3500~3800元。 1
8、1紫河车紫河车为健康人的胎盘,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功能,不但药用,还进入高级餐馆,需求量与日俱增。但因供给量大幅下降,缺口加大,拉升价格连年上涨,2008年不排血与全排血的紫河车价格分别为170~260元和280~320元,2009年已分别上涨至200~270元和350~380元。 12蜈蚣蜈蚣习称百足虫,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功效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