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ID:22391727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_第1页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_第2页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_第3页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_第4页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Q146:A  :森林景观规划是一种处理方式,用以优化在森林里有过程中所得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三者协调平衡。针对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森林景观;规划;研究    森林景观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有效的地表空间的人类活动方式。而森林景观规划是一种处理方式,用以优化在森林里有过程中所得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三者协调平衡。森林景观规划同时考虑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既反映生态原理的客观要求,又体现社会需求对森林经营的生态经营过程的影响,可进行通常的森林效益的综合评价,为森林经营决策提供

2、依据。  尽管生态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它一开始就吸取了现代生态学的新成果。并与我国区域,尤其城市、农村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持续发展的主题相结合,无论是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还是规划实践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生态规划理论    在理论上,马吐骏(1984)、王如松(1987)提出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农村实际上是一个由社会、经济与自然3个系统,以人类活动为纽带,而形成的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规划的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学知识调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亚系统及其组分间的生态关系,协调资源开发及其他人类活

3、动与自然环境与资源性能的关系,实现城市、农村及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生态规划方法    在方法上,吸取系统规划及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生态规划程度与步骤,即辨识一模拟一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还在数学方法引入生态规划作了成功的探索,创立了泛目标生态规划方法(王如松等,1987)。泛目标生态规划将规划对象视为一个由相互作用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主要特征为:①规划目标在于按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则调控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即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优化系统的功能,追求整体功能最优;②  在优化过程中,主要关心的是那些上、下限的限制因子动态,以及这些限制因子与系统内部组分的关系

4、;③从多目标到泛目标,一般多目标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都是在固定的系统结构参数之下,按某种确定的优化指标或规划去求值,其规划结果不过是系统参数与最优结果间的一种特殊映射关系而已,而使优化结果缺乏普遍性和灵活性。而泛目标生态规划则在整个系统关系组成的X络空间中优化生态关系,并允许生境特征数据不定量与不确定,输出结果是一系列效益、机会、风险矩阵和关系调节方案;④在规划过程中,强调决策者的参与(王如松等,1987)。    三、生态规划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于生态规划之十进行了尝试。如欧阳志云(1993)根据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探讨了区域资源环境生态

5、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即生态过程分析、景观格局、生态敏感性、生态风险、以及土地质量及区位的生态学评价方法,并根据区域资源性能与自然环境特征,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模拟,对定量分析区域资源与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探索,为建立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策略提供生态学基础。    四、生态规划实践    在实践中,我国生态规划的发展一开始就与我国农村、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大丰生态县规划,天津城市发展生态对策的研究,宜昌、马鞍山、长沙等城市,以及京山、唐山、桃江、德惠等县的生态规划人人丰富了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关于把景

6、观规划的原理应用于具体森林经营实践中,一些森林经理专家也作过一些探索与研究,但成功案例研究报道较少见。大部分是对自然保护区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规划保护,而忽视了景观对林分的经营调控研究。对于景观层次的生态采伐规划几乎是空白。郭晋平(2001)在其《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专著中对森林景观规划的目的和任务、一般原则、工作步骤进行介绍,并结合森林经理中分类经营对森林进行景观规划。类似的研究还有肖笃宁(1991)、徐化成(1994)、傅伯杰(1995)等。  戚春华(2003a)在分析了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方法和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原则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在建立森林生态采伐评价指标体

7、系时,应根据不同评价子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建立采伐作业技术、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生态采伐评价的一级指标,并由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形成森林生态采伐评价指标体系。  李明阳(1999)根据临安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结合该市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将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概括为:①森林景观生态分区,揭示森林景观生态环境空间分异的规律性,为景观生态规划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