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

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

ID:22377520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_第1页
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_第2页
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_第3页
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_第4页
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社区教育论文-->关键词:早期教育;社区儿童;管理模式儿童自出生直至进入小学前,处于形体、心理发展快速动态转变的早期阶段,它受个体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经验双重因素的影响,能否为儿童提供适合其心理发展和学习时间所需的优良内外环境是决定儿童能否发挥其遗传潜质和巨大学习潜力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它自始至终受到先天和后天,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而两者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早期教育是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不可逆转的时间性关键时期。因此,儿童的早期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有关早期教育的实践上,不仅在

2、方式上、在内涵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而且在认识上、在管理上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模式,其中在社区基础上开展儿童早期教育是标志之一。1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础在胚胎3周时人脑已分化出神经元,大脑神经元自胎龄4~6月起直至生后半岁一直处于非常旺盛的增殖期。与此同时,脑的人体解剖结构或称为“硬架”也得到长足同步发展。这期间大脑的增长速度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慢。婴儿出生后,大脑皮层表面沟回不明显,但随着与人和环境的交往(育儿刺激)增多,婴儿大脑的沟回逐渐显现、加深、表面积增大,从而扩大了婴儿运动、思维等功能区。在婴儿出生时,大脑已有成百亿的细胞(神经元)。这些分散的细

3、胞必须通过与环境反复的交往(接受刺激)后,才能转化成有组织的、已发生结构性分化的、及其功能在新层次上完善的、可以认知、记忆和进行思考等的细胞团,并进而形成特定功能区。尽管婴儿的脑细胞数目与出生时几乎一样多,但在1岁末时,婴儿脑的重量却已是出生时的257%,其重量达到成人脑重的59.4%。脑的重量在3岁时约为成人脑重的71.9%,6岁时为90.6%。尽管活体脑重是不能测量的,但通过测量头围可间接了解脑的增长,如1岁头围已是出生时的136%,3岁和6岁分别是144%及150%。由表1可见6岁以前儿童脑的增殖远较形体增长为快,这是抓住时限性进行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础。2早期教育与

4、心理发展儿童形体和心理的发展贯穿于胎儿直至出生后的整个儿童时期,成人的发展只不过是这一过程的延续和深化。在形体发展的同时,儿童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限性。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①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主动、积极的进行着有关发展的各种活动的。②发展就是不断发生着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从细微、逐步的变化到某一阶段的飞跃。③出生时因遗传而表现的图式(行为模式)经过量的变化(同化)及质的变化(顺应)后,形成新的后天获得的图式。经内环境恒定机制(homeostasis)的调节、整合,在人体内部、人体和环境之间建立平衡(自我调节),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相互协

5、调的新的运动、语言、行为等各方面的统合能力(图式)。④身心的发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进程,亦即由量的积累及质的变化所引起的阶段性可以测查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⑤新的发展的图式随者与环境相互交往的耦合、逐渐成熟而被强化、巩固,转化成为儿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⑥没有新图式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就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和与其相对应的行为能力。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年龄特征,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上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规律是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的阶段性标志,超越阶段发展的可能、过高的期望儿童成长是不现实的。3早期教育理念的某些改变经过近十余年的实践,我国

6、儿童早期教育事业在理念上已发生某些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早期教育自妊娠期开始:过去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涵义是指自出生直到6岁前的身心发展过程,目前已将早期教育概念及实施延伸至自妊娠中期的胎儿开始;②模式变化:已由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转换到广义教育的模式;③思维变化:由以成人思维为中心的教育转换到以儿童发展规律为中心的教育;④认识变化:儿童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而是一个崭新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完整的、只是年龄小的个人;⑤人格平等:由《我教你学、执行我的意念》,转变为尊重儿童人格,平等,交心、交朋友和愉悦式进行教育和学习;⑥认识游戏在儿童早期教育的中心地位:游戏、参与和寓教于乐是对儿

7、童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形式;⑦玩具的重要性:适龄、有创想性的玩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载体。4早期教育的内涵早期教育是在儿童先天潜质、遗传秉性基础上通过适宜教育刺激使其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尽管教育内容很多,包括对儿童智力开发、运动能力开发、行为习惯培养以及道德情操培养等等,而其中重要的是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多数同龄儿童水平为参照,结合儿童个体的个别差异进行共同性和个别化的教育培养。在这方面我国学者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性工作,并对引进儿童身心发展量表结合我国儿童的情况作了修订使其本土化。因此开展早期教育可以引用这些量表作为参照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