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

ID:22375372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_第1页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_第2页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_第3页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_第4页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记元阳县私立育才高级中学校长刘攀文在以甲天下的梯田而名扬海内外的元阳县老县城,有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这就是元阳县私立育才中学。该校创办于某某年年6月,在短短三年多的办学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凭着对边疆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学校从最初的80多名学生发展成为具有400余名学生规模的私立中学。某某年年12月学校被评为云南省先进企业单位,办学事迹收录于省政协《走向辉煌》一书。这所学校的校长就是刘攀文,一个热情洋溢的人,高高的个头,英俊的脸庞,站在山野里,如似一颗挺拔

2、的青松,显得英姿勃发。就是这样一位胆略超群的热血男儿,三年多来,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他毅然决然地来到深山,倾其所有的结存,开始了艰难的办学路程,他凭着对边疆人民的热爱和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精神魄力,首开红河州南部边疆地区民办高中教育先河,创办了红河州南部边疆地区第一所私立中学。并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了学校的春天。他的英雄壮举,多次受到县教育局的表扬,《红河日报》派六名记者对他进行专访并载刊他的事迹。某某年年6月7日,红河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他的办学事迹。他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边疆人民对他油然而生敬

3、佩之情。立足边疆山区心系穷乡孩子刘攀文于1989年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云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引进录用到元阳县三中教书。改革开放的春风喜雨为这位热血青年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受市场经济和改革大潮的冲击,他毅然于1994年下海,当时离开三中时,很多人都为他惋惜,校长三次找上门来,说学校正是用人的时候,请他再考虑一下,他婉言谢绝了,他对校长说:“我还会回来的”。离开学校的那天,学校师生自发地列队送他,捐钱为他治病,还有一个叫刘万明的学生脱下身上的毛衣给他穿……就这样,他来到了文山州砚山县办起了砚秋私立中学。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还会回来的”的诺

4、言常使他夜不能寐……他说他好想好想曾经工作过的元阳,好想好想为元阳人民做点什么,哪怕是尽一点微薄之力。本着对元阳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他决然踏上了恋恋不忘的“故土”,于某某年年6月来到了久别的元阳筹办育才中学。曾在元阳工作过的刘攀文,并不是不知道元阳的艰苦,并不是不知道来元阳办学的艰难,并不是不知道远离亲人、独自创业将意味着什么?!元阳,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人口大县,经济小县,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农民人均收入不到700元,经济落后,人们读书的意识十分淡薄,文盲半文盲率高达54……然而,他没有因为眼前的困难而却步。他觉

5、得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品格;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是最需要自己的地方;越是难开展工作的地方,就越发刺激,越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刘攀文默默地进入了校长的角色。为赢得生源他走村窜寨,省吃俭用;为赢得家长的信任,他们同家长签合同,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免费为他们上课。在元阳县的大多数村寨都留下他和育才中学老师们饿着肚子徒步而归的足迹,留下了他和家长们的足膝谈心的话语,留下了我含着泪水,摸着夜路,仰天长笑的悲叹。有一次,他为了几个失学的学生能上学,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让他犯了难,一路上要爬两座山过五条河不说,仅是密密麻麻的坟地和几乎无

6、人行走的十几里羊肠小路就让他感到害怕。当他走进一户户农家时,已是繁星点点……村民们为他的举动感动了,纷纷答应他第二天就送孩子们去上学。看到老乡们这样通情达理,刘攀文高高兴兴地连夜赶回到了学校。第二天,当他在学校那间租来的低矮教室里,看到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的孩子们时,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他说:“同学们、小朋友们,只要你们想上学,我就一定不离开你们。”孩子们都哭了,他也哭了……开学之初,缺少桌椅和其他硬件设施。学费收不起来,无奈的他便买掉了家中的三头猪和一条牛,用来补贴学生的伙食费,至今他还记得,在小新街乡大鲁沙宣传时,他的钱用

7、完了,他和他的老师们是一位姓张的大爷把他们领回家,端来热腾腾的饭菜,留他们住宿。后来他在日记中写到:“敬爱的张大爷我将一生感谢您,我代表全校师生向您表示深深的敬意!是您这位朴实憨厚的老大爷改变了我一生的选择,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并不在金钱的多少,回首三年走过的路,我倍加珍惜今天的成绩,面对办学的艰辛,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他的口头禅是“学生进得来,我就能够留得住!”对面临辍学的学生,他总是及时找其本人和家长做工作,劝其回校学习。某某年年春季开学第三天,李美花还没到学校报到。下午放学后,他冒着倾盆大雨和山路滑坡的危险步行8公里,在好心的村

8、民的指引下才找到李美花的家。看到老师一身泥水,李美花的父母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原来李家一时拿不出学费,又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想让孩子早点出去当童工挣钱补贴家用。他对家长说:“鉴于你家的实际困难,学校免费供李美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