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6188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包山楚简》“噗(口换言)”义解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包山楚简》“噗(口换言)”义解诂《包山楚简》[i]有个“噗(口换言)”字,原形作(数字为竹简号码):1215反222427304254125126128128反137137157凡15见,共有五种写法,主要是右边不同,15反、24、30、42、54、125、137的右部都是几个短竪画下直接加“又”,12、126是几个短竪画下加横再加“又”,128及128反则是“丵”(下无十)下加“又”,22、27是在第一种写法的下面增加“人”,157则从与人相当的“大”,所以我们猜想它的完全形态应是从“言”从“菐”,右下作“人”者为变体,其余为省体。包山简有“噗(口换邑)”“僕(右下臣)”“镤”“
2、纀(无人)”等字,所从之“菐”跟本文要考的这个字的右部写法大同小异,也有从大从人和省略等各种形体。可见把上列原形统一楷定为“噗(口换言)”应该是合理的。这个字的用例如下(除讨论的字外,凡字库所无之字在不影响本文结论的前提下尽量用功能相当或形近音近的库有字代替,不要求严格对应):1、东周之客许裎至(致)胙於戚郢之岁,夏夷之月甲戌之日,子左尹命漾陵邑大夫噗(口换言)郜室人某廑(广换病头)之典之在漾陵之參鉨。(12简)2、五师宵倌之司败告胃(谓),卲行之大夫吟执其倌人,新俈迅尹不为其噗(口换言)。(15简反)3、八月己巳之日,郧(员换云)司马之州加公李瑞、里公隋得受期。辛未之日,不噗(口换
3、言)陈宔醀(酉换首无点)之伤之古(故)以告,阩门又败。(22简)4、八月辛未之日,郧(员换云)司马豫之州加公李逗、里公隋得受期。癸酉之日,不噗(口换言)陈醀(酉换角)之伤,阩门又败。(24简)5、八月癸酉之日,邸阳君之州里公登贝+妟受期。乙亥之日,不以死於其州者之噗(口换言)告,阩门又(有)败。(27简)6、八月戊寅之日,郧(员换云)司马之州加公李偳、里公隋得受期。辛巳之日,不噗(口换言)陈醀(酉换首无点)之伤以告,阩门又败。(30简)7、八月丙申之日,霝里子州加公文壬、里公苛贓(贝换言)受期。九月戊戌之日,不噗(口换言)公孙琥(王换幸)之侸之死,阩门又败。(42简)8、九月辛亥之日
4、,喜君司败史善受期。丙辰之日,不噗(口换言)长陵邑之死,阩门又败。(54简)9、宋客盛公邉莅楚之岁,屈奕(大换示)之月戊寅之日,邑+足昜公命郚国之客蔁剡、尹癸噗(口换言)之,东敔公鮽(鱼换害)痺、敔司马陽牛皆言曰:促(人换邑)昜之诰倌黄齐、黄皆以曰固之爨月死于小人之敔、卲戊之芙邑。(125简)10、东周之客许裎至(致)胙於戚郢之岁,夏夷之月癸卯之日,子左尹命漾陵之邑大夫噗(口换言)州里人陽鎆之与其父陽年同室与不同室。(126简)11、羕陵邑大夫司败噗(口换言)羕陵之州里人陽鎆之不与其父陽年同室。(128简)12、夏夷之月癸卯之日,戠言市以至,既涉於喬與、喬差,僕受之。……其噗(口换言
5、)戠言市,既,以逅郢。(128简反)13、东周之客许裎歸(馈)胙於戚郢之岁,夏弈(廾换示)之月癸丑之日,陰司败某倝告汤公競军言曰:执事人属陰人桓(木换亻)娟(女换米)、苛冒、舒舟、舒裎、舒庆之狱於陰之正,使听之。舟、裎皆言曰,苛冒、桓(木换亻)卯并杀舒肕(月换日),小人与庆不信杀桓(木换亻)卯,卯自杀。桓(木换亻)娟(女换米)、苛冒言曰,舒庆、舒裎、舒舟杀桓(木换亻)卯,庆逃。夏夷之月癸亥之日,执事人为之盟证。凡二百人十一人既盟,皆言曰:“信噗(口换言)闻智(知),舒庆之杀桓(木换人)卯,舟、呈与庆皆。”“噗(口换言)闻智(知),苛冒、桓卯不杀舒肕(月换日)。”舒裎执,未有断,越宇(
6、于换佝)而逃。(131、136、137简)14、鄢邑大夫命少宰尹佻(人换邑)詉噗(口换言)闻大梁之戠奮之客苛坦,苛坦言胃(谓):鄢攻尹屈惕命解舟、釐(里换貝)舟、载(车换糸)司舟、舟戕(戈换斤)、車轄圣(又换夂)戕(戈换斤)、宋中之戕(戈换斤)古、戕(戈换斤)坉(上加宀)、竽馹倌、竽倌之奮貸(代换戈)解。(157简)关于这个字的释读,先后提出了多种意见[ii]。(1)《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释文楷定作“譵(无寸)”,读如“對”,解释为“应对”。(2)刘信芳《包山楚简司法术语考释》(《简帛研究》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6)也楷定作“譵(无寸)”,读如“對”,但解释为“审理对证
7、”。(3)葛英会《包山楚简释词三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楷定作“噗(口换言)”,读作“蔽”,认为是“判断、判决”的意思。(4)胡平生《说包山楚简的“嶫(山换言)”》(《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系编,1997)楷定作“嶫(山换言)”,认为是“验”的假借字,具有“证”“徴”“效”等意义。(5)董莲池《释楚简中的“辩”字》(《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书局2000)释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