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

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

ID:22356358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_第1页
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_第2页
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_第3页
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_第4页
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反馈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本文从教育传播模式的重要环节——反馈进手,对反馈的两种基本形式加以讨论,提出反馈活动中要注重的几个新题目,如何通过反馈进步教学质量的建议,以及在反馈活动的要求和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新要求和值得注重的几个地方。【反馈;对教学评价;教学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教学过程,早已突破传统的“讲者→受者”即“教师→学生”的单线式传播模式,而变为双向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反馈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教师和学生,教学结果和教学目标,对发现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再次调整教育信息,并运用教育媒体和教育传送通道,进行再次传播,

2、都有积极的功能。一、教学中反馈的意义传播者在传送出信息后,往往可以收到一个反馈的信息。这个反馈信息,可以从自己传送信息的行为中得到,也可以从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反应中得到。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加工处理、分析综合,从而往调整教学策略和选用教学媒体,以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的活动就称之为反馈。反馈是发现学生学习新题目,消除学生学习误差的重要渠道。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B.J.Bloom)以为,以分班教学为治理形式的班级中95%以上的学生只要赐与必要的时间和条件都能达标(除极少数因智力缺陷外),尽大部分差生是由于学

3、习过程中的累积性误差造成的。克服累积性误差的有效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接收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缺陷,并以此调整教学行为,有针对性地及时予以矫正补救。由于种种原因,总会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些误差。例如,某学生学习A段知识时,把握了90%,教师得到反馈信息后,帮助他及时将10%的缺陷补上,在此基础上,他同样能学懂B段知识的90%,以此类推,他就不会掉队。假如A段知识的缺陷没能及时矫正,那么,在学习B段知识时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失误,可能只会学懂所教内容的70%~80%,C段则更少,这样长期下往,他就必然会

4、成为差生。由此可见,教学中反馈矫正不及时、不得力是形成差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反馈是各教学要素之间相互功能构成的各种教学矛盾都处于激活和不断转化中的表现形式,反馈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本身构建并增强了教学矛盾内在转化机制及其效能。教学信息反映教学矛盾,经过教师内在的矛盾转化机制的能动转化,体现教师的内在本质特征,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而学生的内在矛盾转化处于主体地位,是通过对教学信息做出反馈来实现的,由于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再到做出反馈,中间要经过心理机制的能动转化过程。反馈活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主要的,眼下最流行的就是教学评价,

5、即学生评价教师。其他形式包括考试、作业情况的分析,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观察等。二、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师是在学期中或期末,学校给学生发放问卷,通过对教师的多项指标打等级来判定本学期教师的教学成果的方式来实现的。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发现新题目,因材施教,优化下半学期或下学期的教学。1、活动的优点学生评价教师是学生倾诉心声,同教师,同有关部分交流的渠道,使教师获得有关教学行为新题目的重要反馈方式,它有利于学校有关部分对教学活动成果作评判,有利于教师发现自身新题目,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对教师的鼓励和鞭策。这种反馈也

6、是一种师生交互活动,能有效促进师生交流,其反馈信息既有教学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2、活动存在的新题目由于学生评价教师活动上出于私心和探索阶段,存在一些操纵上、接受上的新题目。(1)学生的评价能否完全客观地反映新题目学生,尤其是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未完全形成,是非判定能力较弱,独立性不强,轻易感情用事。让他们评价教师,其结果是带有较多的感***彩的。比如一位教师对待学生严厉,使学生又恨又怕,学生自然怀恨在心打低分,而教师的严格要求这一方面就被忽略了。相反,一位散漫、要求宽松、甚至浮夸

7、的教师可能在评价中的高分。因此,学生评价教师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不能仅仅靠学生的评价来判定教师的教学质量。(2)学生评价教师的指标体系是否公道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内容是活动能否全面地、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关键。有些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便于学生评价教师,因而不能反映新题目。比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指标,学生就很难判定,除非该教师在课堂上有明显的不良言行。“教师的科研能力”一项也如此。评价内容假如不够全面,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先容学科前沿知识”等,学生都不能正确把握其指标内涵,而只能凭感

8、觉打分。(3)组织形式是否得当,是否有可操纵性有些学校的学生评价教师工作采用抽样的方式,未能让所有学生都参和。有的还只抽调取学天生绩排名前多少名的学生参和评价,忽略了其他层次学生的心声。没能得到真正的、全面的反馈信息,没有真正起到改善教学的功能,甚至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