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

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

ID:22354786

大小:69.4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_第1页
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_第2页
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_第3页
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_第4页
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当代美学阐释摘要:传统是相当广阔的、具有深意性质的一个实体,如果你需要它,就得经由巨大的苦心力作才能获得。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诗意空间里不仅寄寓着人们对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安顿,而且其间蕴涵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及“尚清意识”至今仍具积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当代;阐释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013-01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中国哲学文化的审美对应物,是与自然最直接、容易亲近的艺术,其产生和构成离不开中国思想文化的特定土壤。历代山水画大师们通

2、过山水画空间的营造,建构着诗意地栖居之境,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生命审美空间,指证着人们遗忘的家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多元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与接受,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以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反省、反思的过程中,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归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中,作为中国绘画的主流的山水画,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够通过它来稀释尘世间过于喧嚣的沉重一一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淡泊”、“天真”的东方精神,抚慰心灵,带给人们轻松和恬静,在医治西方现代化的弊端上仍具有一种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山

3、水画艺术的人生方式恰为儒家与道家精神的“中和”:山水画不仅是老庄学说在人生艺术上的落实,同时也是儒家经典在人生中、在艺术上的落点正因为始终有醒觉的儒家精神,醉意的老庄精神才不至于“寂灭意志”(叔本华)或“狂肆意志”(尼采)所偏执,山水画才具备了“兀然而醉,恍尔而醒”的东方诗性品格。在中国当代美学的立场上,山水画作为人生关怀的一种文化调节形式,既超越现实又贴近现实。凭借其超越性,困顿于劳作的人们可以“乘云气、御飞龙”,任性灵解粘去缚,然而,艺术的逍遥游不过是诉诸审美方式和审美经验的暂时歇息,而非摈弃责任、不顾一切的永久出走。艺术超越的目的,

4、终宄是为了归返人生,让人们以健康的心灵更好地担待现实使命。中国山水画空间的自由、审美的超越,从来都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意义,亦承担着高尚的道德责任。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空间是儒道思想合塑共铸的文化结果,其间洋溢着亦“入”亦“出”的辩证精神。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到底具备怎样的当代美学意义呢?一、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整体意识,以和为美在中国古人眼里,天、地、人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所谓山水之美,在于不孤、不什、不薄、不泻,山与水相互贯通,相互滋润,达成完美的和谐。“山质有而趣灵”(宗炳《画山水序》)画家与观者要把握、要表现的正是山水的内在

5、和谐与内在的生命的律动。如果说西方绘画看重的是细节表现,那么,中国山水画看重的则是对象的整体认知——画山水是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整个生活、人生的环境、理想、情趣和氛围,追求一种异常广阔的整体境界。受此整体意识到制约,古人在山水审美上很少就事论事,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对象,而总是要仰观俯察,要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局部到全体。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所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数里看又如此,每远

6、每异;所谓山形步移也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宄乎?”如此穷观极照之下,人们对山水空间获得了无穷的发现和表现的快乐。在山水画家眼里,画山水就是反映、展现、参悟自然与人生,反映这一整体的艺术就是美的,否则就不美。这就是郭熙所说:“专于坡陀失之粗,专于悠闲失之薄、专于人物失之俗,专于楼观失之冗,专于石则骨露,专于土则肉多。”所以,“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记》)。因此,中国山水画所注重的是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灿然仁心与畅然生机,是对其整体性的一种观点,也是对人类私欲偏见的一种超脱,对精神悠然自得的一种提升。而旷落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

7、。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眠山近看如此,远二、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生态意识,有助于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谓“生态意识”,其核心就是人对自然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那里,纵情于自然山水是永远的时尚,人们“性好山水”,“经日忘归”,从来不是被动地遭遇自然,而多是主动地追求自然,热烈地相邀自然:垒石、种花、引水、栽松、筑台、植柳请自然山水进入他们的生活与生命之中。这种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的态度,宋代的郭熙如是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

8、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先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如你不尊重大自然,它将给你颜色看”__与西方生态学所传递的消极性信息不同,中国山水画诗意空间所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山水自然不仅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