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42688
大小:1.7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8
《1-3单元知识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
2、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
3、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实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相互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注:⑴有发光、发热、变色、变味、产生气体或沉淀现象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⑵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⑶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隙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是时分子发生改变,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微粒。2.物质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
4、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注:物质化学性质只是物质一种属性,不表明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化学性质中包含着一个化学变化,通常用“易、能、可以、会”等描述。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
5、熔化,冷却后又凝固。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水,其中含有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蜡+氧气二氧化碳+水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气高。2.呼出的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三:科学探究的要素: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2.化学实验观察的方法:①反应前:反应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②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③反应过程:光、火焰、放热、变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烟、雾等。④反应后: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3.探究活动观察和描述:(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过程及现象
7、,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1、试管⑴用途:可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器,也可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收集少量气体。⑵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应擦干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时不能骤冷;②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破裂。④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管口与桌面成45°,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2、试管夹⑴用途:用于夹试管。②注意事项:加热时,手指不得按在短柄上。3、玻璃棒⑴用途: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
8、流,也可用于蘸取液。⑵注意事项:搅拌时,不能碰撞容器壁或底部。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