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

ID:22326941

大小:7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8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冯老师培优攻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夯实基础★提升成绩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考试大纲》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知识点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2、态度浅易既是对考生的要求,也是命题者选材的原则。指文言材料不出现艰涩、古奥的字词,不选择冷僻的题材。考生利用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基本能读懂文段。据高考实情,我们将《考试大纲》规定的上述7个考点编列为9个专题: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即《考试大纲》具体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意义”,即特定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唯一含义;“用法”,主要指其词性及所表示的词语之间

3、或句子之间的关系等。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式”,主要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不同的用法”,特指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5.筛选文中的信息。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从文中选取与试题具体指向吻合的信息,排除似是而非和错误的信息。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内容要点”,涉及阅读材料的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如人物的言行举止、功德事迹,事件的发展过程,文章的论点论据等;“归纳”,就是对具体的、零散的、琐碎的材料分门别类。“中心意思”,可以指整体的思想内容,更多是指局部的思想内容;

4、“概括”,就是把能体现中心意思的方方面面的特殊性排除,而将其共同性提取出来。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0冯老师培优攻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夯实基础★提升成绩“观点态度”,指作者在文中显示的(记叙类文本)或者揭示的(论述类文本)观点、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分析”,就是把整体分成一些“零部件”来考察,找出其相互关系和本质属性。“概括”,就是把分散在文中的观点、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的共同点提取出来。8.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把文言文置换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9.给文言文语段断句。把没有标点的文言文语段切分成一个个句子,或者判断命题

5、者对一个语段给出的四种切分哪一个正确。1.选材稳定。近5年所选材料都是人物传记,且都出自正史。2.赋分固定。近5年都设4道小题,其中3道选择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3.一大变化。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卷Ⅱ,延续了多年的信息筛选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文言文断句题,命题者从阅读材料中抽出一段话,给出对这一段话断句的4种答案,要求判断其正误。在题量受限的情况下,对《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和题型轮流覆盖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须要指出的是,虽然只有4道小题,但是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点的覆盖仍然是全方位的。不单独设虚词题、筛

6、选信息题等,似乎遗漏了某些考点,实际上,对这些考点的考查,都在概括分析题、断句题、翻译题考查中有所体现。2015年《考试大纲的说明》题型示例中,文言文阅读列入了2014全国大纲卷,选文及试题。一:如何读懂选文选文多数是人物传记,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文章涉及到几个人,他们之间什么关系,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事。如果人物多且关系复杂时,可以单列一个人物关系表。叙事性的文章要顺着原文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受其干扰。参看最后一个文言选择题,对文章进

7、行翻译。有的时候可以跳出文章,按常理推断文章的发展或所讲的道理。  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 (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二、答题技巧(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10冯老师培优攻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夯实基础★提升成绩(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

8、?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