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

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

ID:22324119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_第1页
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_第2页
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_第3页
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_第4页
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高考政治学科试题:如何准确审题    /陈吉君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高考政治学科考查的首要能力,是其他三项能力得以表现的前提。获取和解读信息,实质上就是审题。而审题,包括审读设问和审读材料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最好的顺序是先审读设问,再审读材料,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审读材料,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准确获取和解读设问的信息    审读设问也是有讲究的,要注意9个限定,并用符号把这个9个限定在设问中圈划出来,这样才能刺激眼球和神经,使解题的信息指引更加明确和清晰。    1.背

2、景材料限定。政治试题主观题的信息,就是背景材料、设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设问是研究背景材料的主题和灵魂,是关键信息。在广东目前的文科综合模式下,每道政治主观题都不是只有一个背景材料,也不是每道大的主观题只有一个设问,而是同时具有几则背景材料和几个设问。在每一个设问里,几乎都规定了针对哪个背景材料来回答该设问的。所以,我们在审题时,首先就必须搞准确该小题、该设问是专门针对哪则材料的,否则,就会出现观点与材料不匹配甚至是文不对题的情况。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1)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公

3、司的有关知识,概括广汽集团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    再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第(1)题、第(2)题、第(3)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评析网友甲的认识。”    “(2)结合网友乙的说法,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在看待当前的诚信缺失问题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标准。”    “(3)结合网友丙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2.知识范围限定。根据高考考试大纲,政治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

4、活》、《生活与哲学》四部分,每部分又包括许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各自包含了许多子系统。如果考生没有看清试题的知识范围限定就贸然答题,就极有可能会出现所用知识完全不符合试题要求的结果。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36题第(2)题,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是《政治生活》的知识范围,但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两个主体可以看出,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    再例如,(教学论文 ..)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题略)。    第(1)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辩证法”;第(2)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生活与

5、哲学》;第(3)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生活》。    3.行为主体限定。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2)题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为什么能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主体限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而非其他主体。如果回答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那就不能得分。    4.认识对象限定。这里应当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准确读出试题设问给出的全部认识对象,不能遗漏,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决定着组织答案完整性。第二,准确读出认识对象的本身结构,很多情况下,只要把设问对象结构弄清,然后按图索骥,就能找到答案,不需认

6、真借读材料和情境。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    第(1)题,设问的认识对象限定是“网友甲的认识”;第(2)题,设问的认识对象限定是“诚信问题”;第(3)题,设问的认识对象限定是“诚信文化”。    5.问题题型限定。问题的类型不同,组织答案或一般格式就应该不同。如“为什么要……”,要从原理依据、现实状况以及意义影响三方面去答。又如,“如何体现”答案要点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材料(对材料要加以概括,不能简单一味抄材料),二是理论。要实现材料和理论的有机对接或者一一对应,不能仅仅回答理论,也不能

7、理论和材料两张皮。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体现?”和“体现了什么?”,尽管其实质是一样的,但组织答案的顺序是不一样的。一般地,对于“如何体现?”的回答,其顺序是先答材料,再答观点;而对于“体现了什么?”的回答,则要先答要点,后答材料。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的第(2)问(题略)题型是评析类,要求评析结合、“点析对应”。    6.问题层次限定。一般来说,政治试题设问角度有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用最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的表达出结论,不需要解释;为什么,要从理论和现实(或实际意

8、义)两方面去阐述理由。怎么样,如果是正面的现象一般只需要说出意义;反面的,不仅要说出危害,还要说出解决措施。设问角度不同,解答思路也不同,看不清角度,要么所答非所问,要么化简为繁,画蛇添足。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第(3)题(题略),问题的层次限定是“怎么办”。    7.问题问数限定。这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该大题有几个小题,二是每个小题实际上有几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