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读马倩事迹感想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马倩事迹感想心得向抗震救灾中英勇的老师们致敬诗文:读马倩事迹有感七律:赞马倩姑娘三七正华年,自愿贫乡执教鞭;投志杏坛诚擎切,献身孺子决心坚;天灾突显人间爱,险境临头烈女前;履尽艰难扶长幼,良材堪顶半边天!按:马倩,这个名字乍一听似乎是位名星或模特,(也许吧,因为同此姓名的很多)其实她什么也不是,名不见经传,只不过是一名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奉献给孩子们的教师.如果不是在这次大地震中的英勇表现,她仍然是一位平凡的无名英雄.如果不是这报导(见下面),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有一批年轻人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培养下一代在默默
2、地耕耘着.他们没有受纸醉金迷的诱惑去当什么明星歌星,白领丽人或劲男超女."志愿者特设老师"是国家为了解决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力量不足而在2006年起设立的一个计划,要达到"一村一位大学生",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支援大西北,初步签约二年.马倩就是这样踏上那籍籍无名的四川省崇州市鸡冠山乡赵家村的.我们不知道关于她更多的情况,但从这次抗震救灾的考验中,可看出她已将学生们当作自已的亲人,而且可看到她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一批年轻人,民族有希望也!再回过头来比较那一位"范跑跑",他应该羞得无脸见人.(关于"范跑跑"
3、我将另有专文论述)现在把关于马倩事迹的报导全文附载于下.鸡冠山上瘦小的她是盏灯(转引自<<华西都市报>>)马倩(崇州鸡冠山21岁的志愿者特设老师) 5月13日凌晨4点半,崇州市鸡冠山上暴雨如注,雨水顺着临时搭建的油布帐篷的空隙倾泻到马倩的背上,她冷得打起了哆嗦。“老师,我实在站不动了。”黑暗中,马倩看不清说话的是哪个学生,她顺着声音的方向把孩子的头揽到自己的怀里。“不要怕,来靠着老师,还有一个多小时天就亮了……”冲进危楼为学生抢被褥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崇州市鸡冠山乡九年制学校的
4、操场上响起了广播体操的音乐。21岁的“一村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特设老师马倩走下讲台,照例组织孩子们排好队准备下楼。“当时我以为是高年级的学生跑得太快了,”排头的学生刚走到教室门口,一阵轰隆隆的响声从楼上传来,马倩愣了一下,立即大叫“趴下,快趴下!”此时,除了她上课的班上,其他班学生已是一片恐慌往楼下冲,阳台上只剩下两个被吓懵的二年级学生,马倩立即冲出去把他们抱了回来。 之后是不间断的余震,马倩迅速和其他老师组织学生离开学校,把孩子们安置到附近一家农家乐的空地上。山里黑得早,下山的道路已是万分危险,学校决定晚上就组
5、织206个学生在空地里过夜。“你们不要动,等老师回来。”马倩拨开紧攥着她衣角的小手,紧随着几个男同事爬到即将倒塌的农家乐里。老师们有的往楼下扔被褥、油布,有的就站在楼房边传递,取出了四五十床被盖和几十个锅碗。“老师,快点下来!老师,求求你快下来。”当千疮百孔的楼房在余震中摇摇欲坠时,所有的学生都哭着喊着,请求老师们回来,不少高年级的学生看到这一幕都抱头痛哭起来。她们都是我的亲妹妹 晚餐是每人一碗稀饭,低年级的孩子吃了,老师再把碗洗干净盛给高年级的孩子吃。孩子们吃完饭天已经黑了,寒雾一阵接一阵地袭来。老师们借着手
6、电筒微弱的光搭了两个简易帐篷,马倩安排学生们横着背靠着背,横着盖被子,互相取暖。 晚上11点,山上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铺在地上的布和棉絮很快就被浸湿了,学生们都发着抖站在黑漆漆的帐篷里。“老师,现在几点了?”那天晚上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学生们每隔一会就小声问马倩。雨夜的恐惧弥漫了整座鸡冠山,整晚马倩都不敢合眼,外面的碎石滚落声声声惊心。“我们就是一手抓一个学生也抓不完啊。”她想,要是这时候再发生一次大的余震,她真不知道还能活着带出去几个学生。晚上两点,低年级的女生都站不住了,有的肚子疼,有的开始低声啜泣。“那个时
7、候,她们都是我的亲妹妹。”比起最小的学生,马倩也只比他们大10多岁,从没有经历过这种劫难的她早已疲惫不堪。 整个晚上,她一直要学生们紧紧靠在自己身边,不停地小声对她们说:“不要怕,不要慌,天就快要亮了……”转移村民杀回鸡冠山 在老师们的守护下,学生们终于熬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不断有家长来领走孩子了。13日下午,武警官兵找到了他们,和老师们一起将剩下的48个孩子转移下山。一路上,马倩牵着、抱着、背着3年级的学生邱洋,翻过尖尖山和被巨石阻断的大偏崖走了半天,终于在晚上到达崇州市学府街小学。 次日一早,在学校餐
8、厅的饭桌上凑合着睡了一夜的马倩一早赶到了文锦江开会。在这里马倩得知,山上还有大批村民没有转移,而还有关于此次地震的重要文件也亟需送上山去,她又自告奋勇准备杀回鸡冠山。 从文锦江走到万家,再搭车到苟家村,鸡冠山上这个小女孩的身影没有半步停歇。“山上危险,快跟我走!”可是,当她到达苟家村劝大家下山时,人们却并不领情。“我一辈子都住在这的,我哪也不去。”马倩挨家挨户走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