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

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

ID:2231742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_第1页
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_第2页
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_第3页
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_第4页
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国的责任与大国的心态

2、第1 5-8-188月10日,本报邀请前来参加首届“环球时报奖学金”颁奖仪式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学者,就“大国心态·大国眼光”问题展开讨论。学者们就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中国应该如何塑造自身形象、应防止哪些心态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现将这次会议的发言整理发表。中国正处在一个大而趋强的历史过程中阎学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如何定义“大国”?一般认为,大国是指霸权国(惟一超级大国)之外的几个主要国家。目前,中国还不是一个超级大国,但在外界看来,是一个正在走向超级大国

3、的国家。不同国家对中国的心态不同。霸权国担心中国过快地和自己平起平坐;其他大国不愿意中国超越自己;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中国快速崛起,给发展中国家赢得一点权力空间。针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威胁论”,主要出现在认为“中国崛起”将挑战自己国际地位的国家里。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布热津斯基曾在1995年出版的《大棋局》中预测,2015年的世界是“三强”的世界:大中华、美国和欧洲合众国。中国的走向、定位、性质是决定21世纪人类命运的重大趋势之一。过去2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而且政治和社会也经历了最

4、复杂的变化。在我看来,中国最重要的变化、可能也是最大的财富,就是创造了新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了一个相对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在看待中国宏观力量方面,中外存在很大差距。中国人普遍认为自己还穷,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外界看中国,则是一个已经确立的超强大国。美国中央情报局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出,200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8万亿美元,是美国的2/3,日本的两倍。这里就存在一个心理差距:我们非常真诚地认为我们很弱,而外界同样真诚地认为我们已经很强大了。我们强调我们要发展,而外界则强调我们的责任。沈丁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5、):中国是不是世界大国?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说法是:中国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如果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国民经济在本世纪初的20年里翻两番”的目标能够实现,那意味中国的GDP到2021年,将达到6.6万亿美元。中国在人口、国土、经济、军事、战略安全等方面,都会成为一个超强的国家。这当然只是推算,如果我们到2021年没有成为一个超强的国家,我认为主要的障碍并不是在物质建设上,而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13亿人口的基本的文化素质如何?第二,我们的制度创新能力如何?即软力量从哪里获得。第三,我们的科技原创力如何?这些同时构成了中

6、国成为大国的机会和挑战。袁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物质建设当然重要,但精神建设同样重要。精神世界的建设,说起来是一个世界观问题,首先就是:怎么看自己。我想引用历史学家章百家的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史,给中华民族的心理上带来无形的烙印,几代人十几代人都无法抹去。对中国来说,真正的灾难,还不是过去旧的对外交往体制的崩溃,而是她刚刚踏进新的国际社会,一下子就被抛到了最底层,找不到盟友和足以自卫的手段。强烈的反差使中国人的心理失去了平衡:自豪感和屈辱感;仇外和媚外;向西方学习和抵制西方影

7、响,长久地在中国人心中起伏,因时而异。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近几年,中国发生了一些史无前例的重大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跃升;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利益进一步趋向多元化。不过,中国现在还是大而不强,仍处在“大而趋强”的历史进程中。从国际社会角度看,中国市场的魅力显著提高,外交活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多边外交越来越活跃。一个国家发展的客观存在决定着国民心理的变化和外部对它的反应。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人的自信心在增强,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有所发展。而由于中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历史遗留的屈辱感和受害意识仍

8、未消弭,因而民众对外来压力和刺激的反弹心态依然强烈。这在涉台问题和日本问题上尤为明显。同时,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有喜有忧,机遇论和威胁论并存。这是中国在“大而趋强”过程必然会遇到的。弘扬君子之风,勇于承担国际道义责任袁明:中国人在大国的心态方面的实践,一直在发展中。对自身历史和对世界有个清楚的定位之后,就有一个全球化中的文化自觉问题。开放20多年来,我们学了很多外来的东西,而且学得很快。但中国人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我们怎么把握它?我认为即使是研究国际问题,也应该加强更多和中国有关的内容。对中国的国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现象,要有

9、基本把握。比如中国哲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中庸”等。要塑造大国心态,树立大国气度,要有中国的视角,这并不是简单地把“中国”放进问题中去。两年前,很多人都在热中讨论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矛盾,似乎美欧矛盾加深,中国就“有机会”了。环球时报曾发表丁刚的一篇文章,指出这只是美欧在“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