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ID:22301388

大小:93.0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8

上传者:U-99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本科毕Jk论丈题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指导教师李红艳职称讲师学生姓名程心乔学号20101814715专业金融班级7班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所而临的发展趋势。老龄化的到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尤其对于养老保障还不完善的农村來说更是巨人的挑战。随着农村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探讨如何成对老龄化,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十分紧迫,这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影响;对策 ANALYSISOFTHEIMPACTOFTHEAGINGOFPOPULATIONINCHINA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TTheagingofthepopulationisthecommontrendofhumanfaces.AgingbringsthehugepressureofendowmenttoChinasociety,especiallyfortheold-agesecurityisstillnotperfectruralismorechallenging.Alongwiththeruralpopulationagingdegreeofincreasinglydeepening,anddiscusseshowtodealwiththeagingproblemoftheruralelderlysecurity,lifeisveryurgent,whichi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socialeconomy,whichhasveryimportantrealisticmeaningstosocialharmonyandstability.Keywordspopulationaging,influence,countermeasure 目录噸IABSTRACTII1觀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2研究现状22人口老龄化概述32.1人口老龄化概念32.2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32.2.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32.2.2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快32.2.3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32.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分析43人口老龄化的影响43.1影响技术创新和进步43.2影响消费的发展43.3劳动力短缺53.4社会负担加重53.5加大社会保障需求54针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对策6 4.1通过技术创新,抵消劳动力老化的影响64.2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64.3开发老年人力资源74.4提倡“健康老龄化74.5实行弹性退休制度74.6发展经济,完善保障体系8甜仑9削10参考文献11 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呈持续增长趋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己经成功开展了3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生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对世界人口数量的控制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新生年轻人口数量少的现状也侧而的反映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和趋势。无论是世界经济发展,还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财富增长并不会一直呈上升趋势或是保持一个势头强劲增长,金融风暴、通货膨胀等问题总会给经济的增长带来消极影响,然而人口老龄化的脚步却不会随之停下来,过快的老化速度势必会拖后经济发展的步伐,因为国家要拿出更多的资金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和提供相应的社会福利。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加快,庞人的老龄人口费用支出也会占据整个社会收入的相当大的比例,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我国在社会经济正在发展却乂不太发达的状态下进入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现象。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中,而临着要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环境稳定等诸多问题。改革发展任务已经相当繁重的情况K,我国要想顺利度过人门老龄化这一阶段,解决其间出现的各种问题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为艰巨,因此,老龄人社会化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木文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及对我国的影响,浅谈管理对策。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科学技术进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社会人门寿命延长的结果,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更多的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乂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加严峻,不加以认真对待,必将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全世界都在为老年事业积极地努力。因此,本文以中国人U老龄化与经济元素的相互影响为出发点,试图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相关领域做出一定的 探索和研究,寻找老龄化社会的经济规律和特征,为全社会更好地适应人门老龄化提供理论依据。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解决途径。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同时也是生育率下降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是最早进入并将迅速走向老龄化严重阶段的发展屮国家。屮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等显著特点,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比较形成“未富先老”的基本态势,因而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格外引人瞩目。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其历史和制度的根源,它关系着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本文R在寻找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根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通过探讨我国人门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影响,在思想认识上的意义在于,虽然我国在现阶段尚未进入严重老龄社会,但根据发达国家人u老龄化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在今后几十年内不断加深,木研究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认识和重视,以便及早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思想准备;在实践方而的意义在于,指导我国人口老龄化实践,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拖累经济发展的覆辙,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2研究现状屮国是世界上人门最多的国家,因此,长期以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于屮国人门的数量控制上,因为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这些原因,中国长期以来的人口政策都是偏重于数量控制的,然而,近些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强烈的改变,中国正逐渐而临一个新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屮国不仅是世界上人门最多的国家,而且是世界老龄人门最多的国家。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屮国人门老龄化问题不仅在纵向上而且口益体现为横向上的加重趋势,所谓横向,是 指地区间人门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2人口老龄化概述2.1人口老龄化概念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就被称为老龄化国家。我国一般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但近年己经开始向65岁靠近。人口老龄化概念有三层含义:(1)人口的老龄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人门老龄化是指整个人门的年龄结构动态变化,而不是某一个体的老龄化;(3)人U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2.2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2.2.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査资料显示,2004年12月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数已达到1.43亿人,占世界人门总量的1/5占亚洲老龄人门总数的1/2。到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人,2026年将达到3亿人,2037年将超过4亿人,2051年将达到最大值,60岁以上老人总数预计为4.5亿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3.35亿人,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人的规模、届时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将达到23%。2.2.2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快根据2004年联合国的统计资料,在西欧国家老龄化的过程中,其国家人均收入从5000美元增加到10000美元,而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才刚刚达到800美元,2004年我国60岁以上人门达到1.43亿,占比达到n%,而我国的人均收入也小于1000美元,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2.2.3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S前,我国农村老龄人U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地区差距明显,北京、上海、大连等沿海城市,早在20 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H前的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城市;香港、澳门、台湾等特别行政区,由于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老龄化问题很严重,人致和西方国家老龄化程度相当;河南等我国的屮部地区,在2004年前后才步入老龄化社会;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偏远地区到2010年左右才跨入老龄化社会,西藏可能还要更晚一段时间进入老龄化社会。2.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分析造成我国人UI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出现了较低的生育率。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过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生育水平,导致年轻人口数量逐渐减少。男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因此人类在健康和寿命延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在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对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的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3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标淮,却提前步入人口加速老龄化的社会阶段,这将对中国的社会政策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压力与挑战。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來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这一社会阶段也蕴藏着新的发展动力和更好的社会稳定性。因此,人U老龄化问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既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挑战,同时它也对中国社会稳定与经济转型开启了新的机遇。3.1影响技术创新和进步首先,由于自然生物规律的作用,导致体力下降和脑细胞减少,因此,老年人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其次,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大幅度增长,可能使投向科学、教育、技术改造等方而的资金减少,从而使技术更新的步伐放慢。3.2影响消费的发展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对消费构成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国民收入分配中消费基金 的比例必将逐步增大,国家必须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职工退休金的支付,相应地讲,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就会减少,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3.3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同时也引起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随工业化的逐步实现而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劳动力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屮的人门构成情况不容乐观。南开大学原新教授在2012年7月1日指出,我国面临的人U背景将是,三分之一是老人,二分之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六分之一少年儿童。城市化进程虽然能够带来一些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迁移,暂时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但随着“十二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最终还是会导致城市青壮年劳动力下降,将导致长期以来推动城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步减少乃至消失,进而导致城市化进程屮的劳动力短缺情况,出现“用工荒”,使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工成本提高,加大城市化进程的代价,从而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阻碍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3.4社会负担加重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每年会有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养老状态,再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个数日就更为可观。它意味着在职人员将“负担”更多数量的“退休人员”,而我国并没有养老资金方而的积累,供养系数的不断上升无疑会增加在职人员的负担。当然,事物总是存在两个方而,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阶段,劳动年龄人口会上升;当TFR达到更替水平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就会相对K降,负担系数就相应上升。有人估计在2022年以后劳动力将出现递减的现象,我国很多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己经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时,人口的老龄化会引致劳动力平均年龄的上升,会出现劳动力老化的现象,有的学者预测在2025年劳动力资源规模最大时的老化指数就达31.25%。特别是在一些主要靠体力工作的行业,这种现象会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5加大社会保障需求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退体职工队伍在扩大,从而引起养老金的急剧上升,进而加重社会负担。80年代以来,我国养老金增长速度比较快,1979年全国有离体、退体、退职职工596万,到1989年增加到2201万,10年增长2.7倍,离休、退休、 退职职工保险福利费,相应由32.5亿元增加到382.6亿元,增长10.8倍。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用于老年人口的医疗设施将增加,医.疗费用也在増长。各国调査表明,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一般为成年人口的3—5倍。4针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对策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格外引人瞩目。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其历史和制度的根源,它关系着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这一问题的口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解决途径。4.1通过技术创新,抵消劳动力老化的影响年龄结构相对年轻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这得益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门比重的上升,而人门老龄化程度高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低。为此,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劳动力活力不够的影响,以高技术水平来进行弥补,这样可以在一足程度上弥补劳动力老化带来的生产率的降低,达到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增速度,加快经济增长,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是消除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在经济实力尚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人门老龄化的。因此解决人门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壮大经济实力,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据预测,21世纪前30年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总抚养比处于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而劳动力人口充足,并以每年6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30年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将一直保持在600以上,这就给发展经济创造丫良好条件。我国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良好势头,为早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4.2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为了应对老龄化,有人提出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来增加年轻人U的比例。但是,我国的国情是不可忽视的现实,13亿人口日己经到来,我国人口总量虽多,但人力资本相对较少,这种现实使得我们不能靠单纯的增加人口的出生来调节人口的年龄结构。从男一个角度来讲,生育政策是否调整、该怎样调整是需要深入研宂、谨慎对待的问题,如果调整则必须把握住“度”。也就是说,如果生育率过高,由于基数过人,人口会出现过快增长的局面;如果把生育率降得过低,老龄化就会更加迅速,影响社 会的和谐发展。总而言之,好的生育政策在对人口数量进行控制的同时,必须兼顾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4.3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首先,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指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具体的办法措施,确定开发的基本原则、基本政策、基本途径,把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作为发展我国老龄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研究规划。其次,发展老年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人的智能的基本途径,这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延长有特殊能力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年龄,对于从事教育、科研、医务工作和有其他特殊专长的老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和需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为他们继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最后,提倡和鼓励离退休人员再度创业提倡和鼓励离退休人员再度创业,支持他们继续劳动,创办一批符合社会需要的事业、企业,不仅能满足老龄人UI的物质及精神需要,同时也是增加社会则富的有效措施。4.4提倡“健康老龄化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历来有“尊老、敬老”的习俗。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会退休在家,停止工作。但是,退休年龄制定于上世纪50年代,在预期寿命人幅度提高的今天,这个规定必然耍改变。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很多超过退休年龄的老人仍然愿意并且能够继续工作,特别是那些“知识型”老人。如果提高退休年龄上限,不仅能够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还可以减少退休费用的支出,减少社会供养负担。并且,通过工作,可以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让他们可以认为自己“老有所用”,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社会应该形成一种舆论,鼓励老年人终身学习,涉足老年教育,这会更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拥有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男外,有关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速度明显地慢于老龄化的高速发展,为了给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我们应尽快制定并完善各种法规,比如《家庭赡养法》、《社会保障法》和《老人福利法》等等。4.5实行弹性退休制度退休年龄的高低会影响老年被抚养人U规模和比例的变化,从而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继而影响资木投资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中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 龄为: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在企业工作的男性55岁退休,女性50岁。这样,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都是低老龄。就日前而言,就业压力较大,不宜增加老年人就业。但2030年以后,老年人门骤然增加,适当组织老年人再就业自养,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既是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必要补充,同时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也是非常有利的。一般来说,在国际上,采取延长退休年龄的做法并不是用来解决养老保险负担问题的,jfij是针对劳动力短缺之困。延长退休年龄日前己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以法国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已经考虑将现行的65岁退休年龄改为70岁。随着屮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人口的寿命在不断延长,60-65岁属于年轻的老年人,而五六十岁的人在工作经验、阅历方而的积累也己经达到了顶峰状态,事实上,退休人员所占据的工作岗位往往并不是新增劳动力可以替代的。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来讲,推迟其退休年龄,发挥他们的余热,有时还可以创造就业岗位。正因为如此,美国在近年取消了法定退休年龄的限制。在我国,许多提前退休人员,甚至退休人员也并没有真正退出劳动力队伍,“退休返聘”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些退休人员之所以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工作,是因为市场有岗位需求。逐渐改变终身制的离退休待遇制度,建立公共福利型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公共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复合型养老保险,放宽退休年龄的限制,公民与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情况决定退休的时间。当然,延长退休年龄从男一个角度讲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再开发。4.6发展经济,完善保障体系应对老龄化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它的有效实施,老年人才能真正“老有所养”。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如果出现危机,究其原因,不是主要因为老年人UI过多,也不是因为人均寿命的延长,而是国家的经济实力薄弱,经济发展速度赶不上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我们应该利用现阶段负担系数还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人力发展生产,提高就业率,创造尽量多的物质财富,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前我国的养老方式在城市中是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在广大农村多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严重的老龄化会使一部分老人步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的境地,尤其在农村,由于更多的依赖家庭养老,如果失去子女的赡养,尤 其是一些孤独的老年人更有可能陷入贫困,甚至造成生活无着,没钱治病的情况,成为社会屮真正的弱势群体。所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应对老龄化的必要途後。结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就业不完全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的背景下出现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同步。从S前来看,我国城市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作,如果急于求成,简单行事,那就会“欲速则不达”。推进城市化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而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和老年人口绝对数的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中社会负担、经济承受能力、劳动力老化等问题也日益显示出来。通过.系列措施來积极应对人门老龄化的不利影响,就有可能化消极为积极,促进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发挥城市化拉动消费、扩大和优化投资、改善民生的多重效应,以满足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致谢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屮得到李红艳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K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李红艳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李红艳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1]王仲.国外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观点及措施简介[J].丙北人门.2007(05)[2]栾蔚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一浙江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J].浙江经济.2007(07)[3]李兵,杜鹏.老龄社会学理论:研究现状和政策意义[.)].人口研究.2005(05)[4]于学军.从上海看中国老年人口贫困与保障[J].人口研宂.2003(03)[5]祁峰.人U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生产力研宂.2010(07)[6]杜鹏,王武林.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J].人门研究.2010(02)[7]莫龙.198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定量研究[J].人口研究.2009(03)[8]蔡建明,王国霞,杨振山.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J].人口研宄.2007(05)[9]国务院发展研宂中岳颂东研宂员一一积极应对老龄化完善综合宏观政策[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05)[10]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宄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宄报告[J].人口研究.2007(01)[11]贾凌云,门可佩.上海人口发展预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06)[12]杜鹏,翟振武,陈卫.屮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宄.2005(06)[13]杨慧.老龄化地区差异的因果分析[J].西北人口.2005(04)[14]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特点[JL统计研宄.2004(08)[15]孙敬之主编.80年代中国人口变动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16]《跨世纪的中国人口》(黑龙江卷)编委会编著.跨世纪的中国人口[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17]曾毅编著.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帖蕙.人L1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D].西北大学2010[19]何家虎.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研宄[D].吉林大学2011[20]薛庆多.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21]Birren,JamesE,Bengtson,VernL.EmergentTheoriesofAging.1988[22]Estes,CarrollL.,BiggsSimon,PhillipsonChris.Socialtheory,socialpolicyandageing2003[23]UnitedNation.EconomicandSocialImplicationofPopulationAging198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