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

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

ID:22291696

大小:68.8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_第1页
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_第2页
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_第3页
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_第4页
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隧道毕业设计初期支护验算1用收敛一一约朿法验算初期支护1.1确定计算参数(1)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确定的支护参数见表1表1(2)隧道的几何尺寸及岩的计算参数见表2表2①其中pO???H,?为围岩的容重,H为隧道埋深;②表屮隧道当量半径a为将隧道形状视为圆形时圆的半径,对马蹄形隧道,其计算当量半径a可用下公式求得()2?F2a?2F式中:F隧道开挖高度,cm;B隧道开挖宽度,cm。代入数值得:B12802()2?F2()?1005.62=a?=706cma?2F2?1005.6(3)初期支护材料的力学性能C20喷射混凝土极限抗

2、压强度Res取lOMPa(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为3天);C20喷射混凝土极限应变?s?0.3%;砂浆与围岩之间的抗剪强度?g?0.4MPa;V级围岩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20MPa。1.2计算隧道周边设计支护阻力pi与径向位移?i通过査阅相关资料可知,对于V级围岩,其径向松弛主要在距洞壁2.5m深的范围内,马蹄形隧道围岩发生松弛时,其等代圆的计算当量半径Rp(塑性区的塑性半径)可用下式计算:B?2W2)?(F?W)2Rp?2(F?W)(式中:W——为隧道围岩松弛范围对V级围岩,W=250cm;代入数值计算可得:B?2W2)?(F?W)2Rp?2(F

3、?W)(1280?2?2502()?(1005.6?250)2?943cm=2?(1005.6?250)当假定隧道为圆形,围岩视为各向同性、均匀、连续、初始地应力只考虑闱岩的自重应力,侧压力系数??1。根据弹塑性理论和莫尔-库伦强度准则,可导出:(1)隧道岩塑性区半径Rp和周边支护阻力pi的关系:RppO(l?sin??Ccos??Crcot?r)2sin?rr?()api?Crcot?rl?sin?式中••Rp—一塑性区半径;a一一隧道当量半径;岩开挖后达到弹塑性应力平衡P0一一隧道围岩的自重应力;pi一一隧道的设计支护阻力,即隧道必须在洞壁上施

4、加的径向支护力;C、?、Cr、?「一一隧道围岩在弹性状态和塑性状态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2)隧道周边的径向位移?i和隧道围岩塑性区半径Rp的关系式:当假定塑性区围岩体积不变时,?i可近似的按下式计算:?i?a(l??)Rp2()(p0sin??Ccos?)Ea式中:?i一一隧道设计位移,即隧道围岩开挖后达到弹塑性应力平衡时,产生的塑性径向位移;E、?一一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代入相关数值,求得:RppO(l?sin??Ccos??Crcot?r)2sin?rr?()可得api?Crcot?rl?sin?pi??Crcot?r=pi??0.

5、2?cotl9.11?=0.767-0.577=0.19MPaa(l??)Rp2?i?()(p0sin??Ccos?)Ea=706?(l?0.35)?1.3352?(1.71?sin30??0.5?cos30?)1000=2.188cm将所求结果列入表3。表3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9.2.8条可知,V级围岩埋深在50〜300m时允许洞周围相对收敛值为0.6〜1.6%,即隧道周边的径向位移?i?(0.6%〜1.6%)?B?(0.6%〜1.6%)?1280?5.12〜20.48cm,由此可见,表3中数值?i=2.188cm符合规范要求。1.3计算初期

6、支护能提供的总支护阻力pw和允许隧道洞壁产生的总径向位移?w(1)喷射混凝土层的支护阻力ps和允许洞壁产生的径向位移?s的计算施工中,喷层单层厚度按5〜6cm施工,总厚度为25cm,需喷5层,利用以下公式得计算结果(见表4)2aiti?t2p??Rcs22ai?li?sn???s(ai?ti)式中:ai、ti一一第i喷层的半径和厚度;Res一一喷射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一般可取lOMPa,即喷射后第三天的强度;?s——喷射混凝土的极限应变,一般可取0.3%。表5(2)砂浆锚杆所提供的支护阻力pg和锚杆允许洞壁产生的径向位移?g的计算假定砂浆锚杆对洞

7、壁提供的支护阻力受砂浆与围岩之间的抗剪强度所控制,并且在其接触面上的剪应力分布是均匀的,贝IJ:??gdglgei(锚杆长度)式中:pg——砂浆锚杆所提供的支护阻力;?g—一砂浆与围岩间的抗剪强度,对于软弱围岩,一般按围岩单轴抗强度的10〜20%取值;dg一一锚杆孔的直径;lg一一喷射混凝土的极限应变,一般可取0.3%e、铺杆纵横向间距假定锚杆设置后洞壁的弹性变形己全部完成。同时,围岩的最大塑性区(锚杆约束围岩变形后形成的)取决于锚杆加固后承载环厚度,则?g??ag??ae式中:?ag??ae?a(l?E)Rg2()(p0sin??Ccos?)Ea

8、a(l?E)(pOsi?n?CEc?os)Rg一一锚杆约束后围岩的塑性区半径。代入数值得:pg???gdglgei?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