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

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

ID:22291625

大小: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8

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_第1页
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_第2页
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_第3页
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_第4页
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唐时期洛阳城经济文化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隋唐洛阳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摘要:隋唐时期营建的东都洛阳城凭借着统治者的重视以及自身便利的交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加,漕运业和仓储业的发展水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手工业、商业呈现出新的景象,文化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学者和画家。关键词:隋唐;洛阳;经济;文化洛阳居天下之中,建城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并且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历代统治者向往之地。隋场帝时期把政治中心迁往洛阳,洛阳的漕运、仓储、手工业、和商业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基础,洛阳的文化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关于隋唐时期洛阳的研宂成

2、果颇多,盂令俊在《洛阳古今》中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洛阳城的历史,以及各个时期洛阳城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苏健在《洛阳古都史》屮概括了洛阳城的繁盛与衰落、郭绍林的《隋唐洛阳》深入浅出地叙述和分析了隋唐吋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齐涛在《中国古代经济使》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变迁。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拓宽一些研究,以资对今后洛阳的发展和规划尽些绵薄之力。一、隋唐洛阳城市规模的发展洛阳地区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因此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普魏、丙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朝代定都于洛阳,其作为首都的时间更

3、是长达一千五百二十九年。在这十三朝中以隋唐时期的洛阳城最为繁盛。隋炀帝时期带领百官和商贾迁都于洛阳,并修建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洛阳城的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营造洛阳宫,高宗时期洛阳被称为东都,武则天时期定洛阳为神都。武则天在洛阳的48年的历史中洛阳凭借着政治优势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顶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洛阳城的发展与统治者的重视是分不开的。隋炀帝即位后诏令宇文恺在洛阳城废墟以四18里处修建洛阳城。洛阳城的外城郭南宽北窄近似于方形,全城面积45.3平方公里,城郭周长50里,全城由皇城、宫城、含嘉仓、市、坊、外郭城等部分组成。城内共有一百零三坊三市。

4、都城里坊的形制基本上呈现十字形,诗书记载“堤南有民坊,坊各周四里,开四门,临大街”["。城内河渠众多,到处都有漕渠相通。整个水运系统以洛水为中心,城南城北遍布河渠;洛水北岸有渡水、漕渠、泄城渠,南岸有通济渠、运渠和分渠。在城外,洛阳靠近伊河、洛河、漉河、涧河的谷门。此外隋炀帝还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洛阳交通更加便利,除了邗沟与江南河的接口在京口以外,其•他三段的衔接点均在洛口。洛阳城竣工后,隋炀帝把政治中心由长安迁往洛阳。为了繁荣洛阳的市场,隋炀帝迁徙富商大贾数万人和6000余名工匠来到洛阳;再加上修建运河时大量劳动力的迁入也使得洛阳的人口得到了迅速的增

5、加,户口人数不下50万。唐朝初年洛阳社会稳定,人口大量增长。武则天时期定都洛阳并“徙并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2]洛阳的人口一度突破一百万,成为国际上著名的商业大都市。人口的扩张也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唐贞观之后洛阳东都的坊变化较大,前后变化过三次:一是贞观九年在南市增加了永泰、灵徳两坊;二是唐初在洛北临徳里设置的北市,废除了隋朝的通远市,置铜骆坊;三是高宗年间在隋末战乱中废弃的大同市的原址之上设立了民坊。外郭城里的坊区建筑也比隋朝时期增多,又增加了火量的园池,寺庙,市肆。由此可看出唐朝时期洛阳城的规模是相当宏大的。二、洛阳城市经济

6、的发展(一)洛阳漕运的发展隋炀帝修建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大运河北至涿郡,南至余杭,西通关中。同时炀帝对城内的自然水系和漕运进行Y修整,洛阳的交通空前便利,成为屮国河北、江淮、关中这三个最发达地区的集结点。史载:“即自江南、淮南诸州租船数千艘已至巩洛,计有百余万斛。所司便勒往幽州,纳充军粮”[3j洛阳城内的新潭附近,由于处于大运河与洛河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出现了“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洛。商旅贸易,车马填塞,若西京之崇仁坊”[4]的局而。隋朝时期伊河沿岸漕运也相当发达,《隋书•炀帝纪上》记载:“三月庚午,车驾发江都。……夏四月庚戌,上&伊阙

7、,陈法驾,备干乘万骑,入于东京”。[5]武则天时期,都城由长安迁往洛阳,设立都畿道,以加强对洛阳及其周围地IX的管理。洛阳作为供给关中的粮食集散中心和中转站,联系着长安与山东、江南的经济,“使江南漕舟至河门者,输栗于仓而去,县官雇舟分入河洛。”[6]每年由洛阳运往关屮的粮食就高达200余万石,极大的缓解了关中粮食紧张的状况,奋效的巩固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大量漕粮和货物通过运河源源不断的运到洛阳,据《通典》卷十二《食货》记载当时含嘉仓储粮5833400石,占全国大型粮仓总储量的二分之一。天宝年间,江淮地区与洛阳地区的漕运往来更加频繁,但是洛阳与陕州的漕运

8、却不通畅,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耀卿主持江淮漕运,采用分段运输法。此法不仅解节约人力物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