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ID:22256809

大小:8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_第1页
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_第2页
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_第3页
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_第4页
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8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摘要选用8种常用杀虫剂进行田间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中7种化学农药的药效均优于生物农药0.3%苦参碱水剂,在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时可使用化学农药。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匕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杀虫剂;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中图分类号S43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2-01

2、13-01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Gothe)]是我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苏州市洞庭东、丙山是全国十大名茶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年产量280t,年产值达1.7亿元[1],是苏州市的名片产业。近年來,该地区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呈现虫量火、世代多、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2],导致该区域茶叶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本试验对当前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杀虫剂进行药效对比,以期为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作物为长势一

3、致的十年生‘槎湾3号’无性系茶树;试验试剂为20%呋虫胺可溶粒剂(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0.3%苦参碱水剂(姜堰市兴农生物工程存限公司)、2.5%联苯菊酯乳油(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15%茚虫威乳油(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10%吡虫啾可湿性粉剂(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2.5%溴氰菊酯乳油(德国拜耳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1.2试验设计2016年6月3日,在苏州东山北望茶园进行8种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药剂药效对比试

4、验。试验设9个处理(表1),3次重复,小区面积60m2,每小区设保护行。1.3调查方法调查在7:00前(露水未干吋)进行,采用五点取样法[3],每样点随机选取20个枝梢,轻轻逐一翻看芽下第2片真叶,记载成虫、若虫头数,统计百叶虫量,3次重复。调查时间为施药前1d及药后1、3、5、7、14、21d。防效计算公式[4]如下:虫口减退率(%)=(喷药前虫口量-喷药后虫口量)/喷药前虫口量X100;校正虫口减退率(%)=(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XIOOo2结果与分析从表2可以看

5、出,药后1d,20%呋虫胺可溶粒剂(A)、15%茚虫威乳油(D)、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F)、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1)的校正减退率均达到80%以上;药后3d,各处理校正减退率均有上升,由高到低依次为:15%茚虫威乳油(D)>20%呋虫胺可溶粒剂(A)>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F)>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E)>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H)>2.5%联苯菊酯乳油(C)>0.3%苦参碱水剂(B)>2.5%溴氰菊酯乳油(G);药后7d和药后14d,各处理的校正减退率下降,仅有20%呋虫胺可溶粒剂(A)和

6、15%茚虫威乳油(D)的校正减退率在75%以上;药后21d,20%呋虫胺可溶粒剂(A)、20%氯虫苯中酰胺悬浮剂(F)和15%茚虫威乳油(D)校正减退率在50%以上,分别为57.39%、51.14%、53.81%。3结论与讨论本试验所用8种农药,其中20%呋虫胺可溶粒剂、2.5%联苯菊酯乳油、15%茚虫威乳油、10%吡虫啾可湿性粉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溴氰菊酯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均为化学农药,0.3%苦参碱水剂为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的防效均好于生物农药。0.3%苦参碱水剂可作为有机茶园防

7、治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生物农药。无公害、绿色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可使用化学药剂,药效期长,防治效果好。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联苯菊酯乳油比20%呋虫胺可溶粒剂、15%茚虫威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差,主要是因为前者作为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传统农药,在苏州原产地己经使用20年,假眼小绿叶蝉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5],而20%呋虫胺可溶粒剂、15%茚虫威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是近年来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新药。因此,防效上要优于前者。但在应用中

8、应严格按照施用浓度,药剂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6]。4参考文献[1]徐欢欢,李健民.洞庭(山)碧螺春全面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J].苏南科技开发,2004(4):38-39.[2]张忠新,李浩宇.茶?浼傺坌+桃恫醴⑸?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1):147-149.[3]黄世希,时永光.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测报及其防治[J].广西热带农业,2001(1):22-23.[4]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