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22236843

大小:1.18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8-10-27

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综合说明51.1圩口概况51.2水文61.3工程地质61.4工程任务和规模71.5工程布置与建筑物设计71.6水利机械及辅助设备121.7电气121.8金属结构121.9施工组织设计131.10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131.11工程管理131.12投资估算131.13经济评价142水文152.1圩口概况152.2气象162.3水文测站及基本资料172.4设计暴雨172.5主排涝期外水位分析19

2、3工程地质213.1区域地质概况213.2工程地质条件214工程任务和规模25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54.2除涝原则和设计标准294.3排涝站规模及主要设计参数30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355.1设计依据355.2工程总体布置385.3主要建筑物设计396.水力机械及辅助设备477.电气设计558金属结构628.1金属结构总体布置628.2金属结构设计639施工组织设计679.1施工条件679.2施工导流70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3土料场选择与开采719.4主体工程施工729.5施

3、工工厂设施759.6施工总布置759.7施工总进度7710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设计8010.1区域内环境现状8010.2环境影响预测8010.3环境保护设计8110.4综合评价及结论8211工程管理8311.1管理机构8311.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8311.3主要管理设施8411.4工程管理运用8511.5管理运行维护费8612设计概算8712.1编制说明8712.2设计概算表9213经济评价21813.1国民经济评价21813.2财务初步评价22313.3综合评价226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

4、研究报告1综合说明1.1圩口概况**镇**村地处**、**、庐江三县交界,西与大兴村、东北与三河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耕地面积685.26亩,人口1197人,360户,形成四个自然片,13个村民小组,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项目建设地点——**镇总面积80km2,辖1个街道社区,26个行政村,382个村民组,人口15091户、51628人。由于该镇四面环水,地势低洼,地面高程在8米左右,因此易旱易涝,内涝较为突出。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陆续兴建了大大小小机电排灌站25座,大部分年久失修

5、,设备老化严重,配件难以购置。尤其是**村位于**大圩的最低处,是**大圩的“锅底”。而**排涝站,使用的还是离心式水泵,卧式电动机,机房简陋不堪已属危房,装置效益低、设备能耗高、运行费用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加重了群众负担。**大圩位于**河下游右岸,北临丰乐河,东部以丰乐河和**县三河镇小南河(丰乐河支流)为界,西部以钱大山河(丰乐河支流)与本县千人桥镇为伴。原由三个万亩圩口即河南圩、**圩和舒三圩联并而成。圩区总面积79.2km2,其中**村面积1.2km2。**圩行政区划属**镇(28个行政

6、村)及**县三河镇(1个行政村)。圩内总耕地面积6.21万亩,人口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1万人。圩内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部分油菜和其他经济作物。**圩是**县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合界高速、合九铁路南北纵穿本圩,六舒三公路贯穿东西,镇村道路四通八达,光缆通讯及供电线路遍及各村。**圩地形总趋势西高东低,西北部局部地势较高,东南部地势最低。圩内地面高程一般为8.0~12.0m(吴淞基面,下同),局部最高14.2m排涝站设施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上,**村最低为7.7m。**圩四周环水,东界距

7、巢湖13.5km,外河水位常年高于圩内。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2000]77号“关于巢湖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及长江水利委员会“《巢湖流域防洪规划报告》的审查意见”,巢湖设计洪水位12.5m,汛期限制水位8.0~8.5m,这样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巢湖水位也要高出**村地面(最低处)1.5m左右。1.2水文根据**县气象站实测降雨资料统计分析,**圩最大3d暴雨多年平均值为127.1mm,历年最大3d暴雨最大值为298.4mm,发生在1969年,1991年次之,为276.8mm。5年一遇与10年一遇最大3

8、d暴雨分别为170mm和224.4mm。最大24h暴雨多年平均值为87.5mm,历年最大24h暴雨最大值为160.0mm,发生在1969年,最小值出现在1965年,为40.0mm。10年一遇最大24h暴雨为176mm。1.3工程地质**站址位于**圩南部**河左岸,堤内地面高程约7.7~9.0m,堤顶高程约16.1m左右。根据勘探揭示,**站基础坐落在第②层—细砂层上,该层松散,承载力低,且其下0.2m处即为淤泥质土层,该层土质松软,含水量大,具有强度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