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35937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再研究摘要:大学生的社会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才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总结,并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找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为大学生社会化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关键词: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XX年10月20日晚,西安一名大学生驾车与一名骑车的女子相撞,事故发生后这名大学生将伤者连刺8刀致其死亡,而后逃逸途中被附近民众抓获。警方透露,肇事者承认撞人后准备逃逸,发现对方正在
2、记自己的车牌号而拔刀行凶。谈及此案,案件性质的恶劣程度让我们难以置信基于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已经成为急需解决地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来看,依据哈维格斯特对社会化过程的划分,大学生在生理年龄上基本处于青年期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即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概括起来包括几个方面:(1)政治上,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将社会的政治规范内化;(2)道德品质上,遵守社会
3、的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合理的信仰;(3)情绪稳定,心理健康;(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1]。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指学生个体无法完成以上的社会化内容出现偏差、失败以及种种病态现象。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由于大学生社会化问题而引发的事件有不少,己经引起了许多教育者和研宄者的重视。当然,极端的事件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社会化问题是表现在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尽管其表现可能是潜在的、非恶性的,或者缓慢的,但同样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转型期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
4、会化问题1.有违法犯罪行为。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且从历史上看,这一比例还可能逐步提高。违法犯罪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近些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在增大,凸显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2]。大学生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其一,犯罪量增加。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近年来开始上升。其二,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更具高智能、高技术性以及高隐蔽、高危害性等特点。其三,
5、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或者成人教育学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而且,女大学生犯罪也在增加。重庆市沙坪坝区检察院n年受理的女大学生犯罪案仅1件,n年两件两人,XX年1一9月就有5件5人。在大学生犯罪中,博士生和硕士生也不少。1.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应当说当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观念、信仰与社会所倡导的背
6、道而驰。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其一,个人利益至上。一些学生信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比较看重个人利益,缺少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不积极参加集体或公益活动。他们不仅把“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等社会提倡的精神抛在脑后,而且对周围的这些行为采取漠视、嘲笑的态度[3]。其二,功利主义。学生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把经济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将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伦理道德领域,认为“奉献也是手段,索取才是目的”。他们参加活动或者为集体服务,经常以能够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利益为目的。其三,
7、不当的消费观。不少学生把及时行乐,追求感官刺激、物质刺激作为人生目的。学生比吃穿、比家庭背景、比手机消费等攀比的现象大量存在。2.心理健康水平低。浙江工业大学曾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心态”问卷调查。调查在全校范围内抽样了12个学院,共发放问卷2500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214人,女生902人。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学生占了62%。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宄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
8、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好坏。当前,大学生在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心理状况低。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开始其学习和生活时,常常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而出现无所适从、茫然、恋家、孤独、烦躁、紧张等心理不适。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被迫中止学业。还有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失败或挫折,自我调节能力低。有些心理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