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34069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信用档案管理优秀论文:《关于信用档案管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用档案管理优秀论文:《关于信用档案管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信用管理论文-->信用档案管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摘要: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一个是信用信息的征集和管理,另一个是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其中,信用信息的征集和管理主要就是指信用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它是社会信用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要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约束机制,必须建立起客观全面地反
2、映个人、企业信用状况的信用档案。没有信用档案,就没有可供查证和共享的信用信息,信用制度也就成为没有内容的空壳。关键词:信用,档案管理,法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同时也是法制经济,信用制度如果没有法律作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我国目前有关信用制度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许多法律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就信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法律问题作一些研究,希望能对信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发展和相关法制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一、信用档案的管理主体问题法律主体是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没有法律主体,就不能进行法律
3、行为。因此,信用档案建设所要解决的首要法律问题就是确定合适的管理主体的问题。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欧洲为代表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通过建立公共的征信机构,强制性要求企业和个人向这些机构提供征信数据,并立法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这种做法的效率比较高;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靠行业的自我管理形成具体的运作细则,政府仅负责提供立法支持和监管信用管理体系的运转,在这种运作模式中,利益导向是核心。就我国目前来看,信用档案的管理主体比较混乱。首先,有关个人
4、、企业的信用信息是散见在各个不同机构!如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公检法机关等"的日常活动记录之中的。这其中除了银行出于信贷管理的需要设立有专门的个人、企业信用档案外,其他机构都没有建立专门的信用档案。如果由这些机构分别来担当信用档案的管理主体,其弊端是比较明显的。第一,很多单位出于部门利益和怕麻烦,不愿意建立信用档案;第二,信用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某一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评价应该是在综合各方面的信用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但是由各个部门分别建立的信用档案只是片面地反映了个人或企业的信用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很
5、难实现共享,因而无法真正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其次,就已经成立的信用档案管理机构!主要是各类信用管理公司"来讲,也是形式各异,各地都不相同。比如在我国最早成立的征信机构是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它以独立企业的形式出现。而在北京,2002年7月也成立了首家信用征集机构———北京信用管理公司,它主要负责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另有媒体报道,北京还将建立个人信用局,它将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组建。除此之外,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在全国还率先建立了社区信用档案系统,其信用档案于2002年3月20日开始建档,并由
6、区精神文明办公室负责管理。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我国信用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立没有统一的模式,比较随意,并且主要是以企业型机构为主。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采用何种模式,而是要看它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就企业型的征信机构来讲,其优点主要是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国家的投入比较少,而且这种机构往往是既进行信用征集也进行信用评估。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1)信息收集的完整性难以保证。目前我国成立的信用管理公司一般都是由某一部门、行业牵头组建,其收集的信用信息多以行业内部信息为主。例如,我国首家信用管理公司———上海资信有限
7、公司就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上海市政府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共同推动组建的。在成立初期,其信用档案的信息覆盖范围仅为拥有个人消费信贷记录或持有透支信用卡。上海市民信用报告服务对象也局限在15家商业银行内部,未跨出同业征信的范围。即使到现在,它也仅仅与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联通和上海市北自来水、煤气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合作,真正的联合征信业务系统尚未完全形成。因为要建立全面、客观的信用档案系统,其需要收集的信用信息范围非常广泛,牵扯到很多部门,作为企业征信来讲,有些部门不愿提供,加之出于保密和保护隐私权的考虑,征信机构很难
8、从这些部门收集到有关信用记录。(2)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难以形成统一的体系。要想建立整个社会的国民信用体系,必须实现信用档案信息的共享。目前我国的信用管理公司都是独立的企业,他们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各个公司规模大小不同,收集的信息量不同,相应的其投入的成本也不相同,因此,要使它们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很难做到。况且即使它们愿意资源共享,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也不可能在每个地方都成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