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31977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浅谈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低碳建筑发展【】资源短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低碳建筑是建筑业的一项大任务,为创建和谐健康的大环境,必须从政策、制度和观念等多渠道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与自然共生。 【关键词】低碳;节约;建筑;背景;思路;发展 1我国低碳建筑发展背景 资源短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孪生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资源过度浪费造成资源需求量超过供应量,新资源、新技术的开发是解决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近些年发展的速度举世瞩目,不可否认在科技领域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特
2、别是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巨大浪费,国家对此相当重视,于2005年正式出台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文件,明确指出在社会生产、建设等领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一个长久的严谨的系统工程。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经济发展带动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带来了更严重的浪费现象。资源节约意识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了国家的倡导就是有
3、了方向和制约,有了民众的践行就是有了实现的途径,从一个人、一张纸、一度电做起养成好习惯。与人们的生活消耗相比建筑的消耗数目惊人,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25%左右,如何降低建筑能耗成为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低碳绿色建筑概念应运而生,亦即在全寿命周期内尽可能低消耗、防污染、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空间,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 2我国低碳建筑发展思路 我国对低碳建筑不止从思想越来越重视,更是写进国家的发展规划中,北京地区早在2006年的新建民用建筑设计标准就规定达到
4、节能65%。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建筑的排放标准将会随之而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定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达到节能65%的目标,低碳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一项政治任务,具体目标划分明细,具体工作指标到位,按照现在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节约4200亿度电和2.6亿吨标准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8.46亿吨,真正实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建筑空间成为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降低建筑能耗也是我
5、国建筑业目前的工作重点,国内目前的研究实践大多是基于降低建筑使用阶段的能耗,而低碳建筑的本意是指在建筑材料、设备、施工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内减少能源使用,提高能效,所以应该说将低碳建筑措施扩大到各建筑领域是必须的、紧迫的,更不能为达到降低使用阶段碳排放量而提高建设、材料设备生产等环节排放量,这就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互相配合。 2.1建立碳排放度量体系 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碳排放度量体系,无法确定碳排放目标,所谓低碳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全球进入“低碳”时代,德国2008年推出第二代可持续建筑评估技术体系D
6、GNB,对建筑的碳排放量提出完整明确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碳排放度量指标计算方法已得到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机构在内多方国际机构的认可,这个体系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应该采用怎样的计算体系,参考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估体系,在评估体系中科学的制定各种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的碳排放的定量评估。 2.1.1材料生产阶段 包括原材料、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建筑业所需要的大量材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比如黄砂、石子、石材,这些资源一方面在逐渐减少而增加碳排放,另一方面因为开采矿
7、山减少深林、绿地而减少碳的吸收。 2.1.2项目施工阶段 包括采购、运输、仓储、施工、竣工、装修、使用的碳排放量。在采购、运输、仓储阶段,尽可能就近取材,减小运输距离,合理安排材料置场,减少二次搬运损耗,要更多考虑整体布局对交通不便带来的影响,可以制定规章制度,控制在设计中选择的材料、设备要符合低碳环保的指标要求,明确各种材料的生产碳排放标准;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等级设定施工、竣工、装修、使用碳排放指标,在组织设计中明确施工过程中碳排放计算,对达不到指标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 2.1.3建筑
8、使用阶段 包括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维持管理的碳排放量。使用阶段的维修管理也称物业管理,不仅包括建筑物本身,还包括建筑物周边景观绿化、市政设施等。对于物业公司管理的建筑管理比较方便,对于业主自行管理的物业则需要更为全面的措施来解决。 2.1.4拆除重用阶段 包括建筑拆除和重新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建筑拆除与重新利用,也是我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一般建筑物设计寿命50年,但经常看到达不到寿命即被拆除的建筑,这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