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24598
大小:27.2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7
《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论文篇一:从《兰亭序》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 从《兰亭序》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 延边大学 (11级物理系2114011641) 从《兰亭序》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 摘要 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它不仅深得我国历代广大人民的喜爱和相传,而且早已远涉重洋、为世界人民所赞赏和相传。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经过数千年的洗礼,已是灿烂辉煌。历朝历代都出现了杰出的书法大师,他们的作品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2、。究其艺术价值,就在于这些作品都是他们的个性创作,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这些风格的产生,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但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创作审美取向,如人们常说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而这些书法大师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书圣王羲之,他的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那么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作品到底有怎样的艺术风格呢?本文主要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浅谈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发表我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 书法艺术中华文化王羲之兰亭集序风格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
3、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文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会稽内史。师从卫夫人、张芝等人,博采众长,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公元353年的一个春天,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人,来到茂林修竹掩映中的兰亭,进行“临水洗涤”的修禊之礼。这是一个温暖的日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文人雅士围坐在曲水旁边,面对良辰美景,饮酒赋诗,尽兴抒怀,不亦乐乎!后成诗三十七首,编为一卷,众人提议,让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
4、之借助酒意,“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美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一气呵成,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兰亭集序》,后《兰亭集序》被酷爱书法的唐太宗所收藏,在他死后,《兰亭集序》真迹殉葬昭陵,长埋唐王墓中。今日所见《兰亭集序》皆为后人模仿版本,其中以神龙本(唐冯承素模)最接近真迹,它几乎保留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的风格。下面我主要从《兰亭集序》的技法方面谈谈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 从大的方面来说《兰亭集序》的技法肇乎本性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
5、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兰亭集序》通篇笔调清爽流畅,浑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洒脱的晋韵风味。在兴逸神飞之际,可谓心手两忘。笔法如轻重疾徐,抑扬顿挫,使转方圆,刚柔内外,一一尽收笔底。每笔每字,或藏或露,或方或圆,或断或连,总是变化无穷。即便是泛泛浏览时,也会感受到王羲之用笔的意随心到,笔随势生,曲尽其美,满纸生 辉的气象,让人从静止的字形中看出其活泼飞舞的动势来。若凝神以观赏,更能领略它意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从小的方面来说,《兰亭集序》肇乎本性的技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
6、笔画上看,笔笔精到 《兰亭集序》的用笔,无一懈笔,特别是在起收笔上,王羲之非常注重,几乎每个点画的起笔、收笔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让人无懈可击。这样精到的用笔,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王羲之笔法娴熟之极的不经意流露。它的起笔以露锋和一拓直下为主,轻松自如,一任自然, 这也是《兰亭集序》的显著特征。 略举几例,如左图,来体味一下王羲之起笔的气象万千,如:“清” 字,左部的“水”字旁,第一点用露锋,然后出锋,第二、三点则连 笔而成,避免了三点的叠加,起笔时虽仍用露锋,但形态完全有别于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
7、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下面“流”字的三点水,统一中又有变化。。右边的“青”部,第一 横画起笔向右露锋入纸,第二横画则是一拓直下,第三横画承上起笔, 也有露锋,但三横各具姿态,绝无雷同。王羲之收笔也很有特点,大 多数笔画的收笔都用牵丝与下一笔画呼应,如“茂林修竹”的“茂” 字“列坐其次”的“坐”字等。有时也偶用回锋收笔,如上面的“清” 字,右部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