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95056
大小:28.1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7
《新中国成立前祖国所遭受的国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中国成立前祖国所遭受的国耻、国难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中英虎门条约》(1843.10.08)《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07.03)《中法黄埔条约》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1844.10.24)《中英上海租地章程》(1845.11.29)《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08.06)《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07.05)《中俄瑷珲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1858.05.28)《中俄天津条约》(1858.06.13)《中美天津条约》(1858.06.18)《中英天津条约》(1858.06.26)《中法天津条约》(185
2、8.06.27)《中俄北京条约》(1860.10.14)《中英北京条约》(1860.10.24)《中德通商条约》(1861.09.02)《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10.07)《中日修好条规》(1871)《中日北京专条》(1874.10.31)《中英烟台条约》(1876.09.13)《中俄改订条约与改订陆路通商章程》(1881.02.24)《中法和约》(1885.06.09)《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03.27)《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12.05)《中日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1895.04.17)《中俄密约》(1896.06.03)《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
3、07.21)《中日辽南条约》(1896.11.08)《中日刘公岛条约》(1896.04.17)《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03.06)《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03.27)《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06.09)《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1898.07.01)《厦门日本专管租界条款》(1899.10.25)《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1899.11.16)(十一国)《辛丑条约》(1901.09.07)《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12.22)《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04.27)《满洲里界约》(1911.12.20)两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
4、条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皇菇屯事件旅顺大屠杀伪满洲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规定,所以也叫庚子赔款。赔款按中国当时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高达9.82多亿两,各省"地方赔款"还有0.2亿两以上。因此,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这笔巨款相当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2倍。各国要求赔款的数目如下:俄国130371120两、德国90070515两、法国70878240、英国50620545两、日本34793100两、美国32939055两、意大利32939055两、比利时8484345两、奥地利4
5、003920两、荷兰782100两,其余的43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分享。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利息共500003000两。本息合计900008000两,以海关税、盐税担保。条约签字以后,清政府按期给列强赔款。但到1904年以后,银价下跌,而庚子赔款是按银价算的,于是,列国在1905年7月2日,强迫清政府将庚子赔款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了约8000000两。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它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以《瑷珲条约》为主,然而从康熙年的尼布楚条约开始,我们胜的情况下送了十万土地止
6、1949年,共夺走我国5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多是我们的属国!中国近现代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里,中国出现了无数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反对外国侵略的仁人志士以及革命烈士。这些人身上共同体现了同一种精神,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近现代特色的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不断奋斗,也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使中华民族摆脱了封建统治抵抗了外国侵略,使中华民族得以复兴崛起屹立于世界之林。这种民族精神在今天仍具有学习借鉴的时代意义。我把能体
7、现近代民族精神演变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第一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反侵略和救国图存运动。鸦片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外敌侵侮,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统一、民主、富强成为全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残酷的现实,激起中华民族各界人士同仇敌忾、拯救国家的热情。这一时期的像誓死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身殉国的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