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ID:22151712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_第1页
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_第2页
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_第3页
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_第4页
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日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中日产业内贸易研究的意义的不同论述,之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具体内含与回顾了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和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计量方法。接下来结合1992-2008年的中日贸易相关统计数据,本文进行了相关指数的计量与分析。最后本文也进行了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中日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外国直接投资    引言:中日产业内贸易研究意义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日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刘诚(2004)计算了

2、1998年至2002年按SITC1位数分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认为中日产业内贸易稳中有升,产业内贸易的重点产品在制成品领域,同时,中日产业内贸易也反映了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结构特点[1]。傅钧文等(2003)对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对具体产业的研究,比如通过测算中国对日本HS85章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所反映出的两国分工趋势,认为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此章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2]。而高敬锋(2004)利用2002年贸易数据计算了SITC两位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认为中日贸易以产

3、业间贸易为主,也存在一定规模的产业内贸易[3]。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较长时间跨度(1992-2008年)的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发现并总结出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规律,并通过对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相对深入分析,将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竞争力指数相互对比印证来探询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原因。  1.产业内贸易的定义与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竞争力指数计量  1.1产业内贸易的定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业内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贸易形式之一。所谓产业内贸易,强永昌(2002)定义为:相同产业内具有较

4、为严密的生产替代或消费替代关系的产品进出口活动[4],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行为。  一般而言,贸易统计上对于产业内贸易中产业这一概念的界定,通常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中3位数分组为标准,如SITC343为天然气(不论是否液化)产业,SITC411为动物油和动物脂肪产业,而SITC783为小型汽车产业。随着近年来协调体系分类(HarmonizedSystemClassification)的出现,以HS4位数分组为

5、标准的产业内贸易计量也逐渐盛行。  相比而言,以HS4位数分组比SITC3位数产业界定更细,更具体,更有现实意义。国外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传统计量,通常是指以SITC3位数或HS4位数贸易数据为基础,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而对于计量方法的采用,则多为早期的格鲁伯和洛伊德计量法。  1.2产业内贸易指数计量  格鲁伯(GrubelH.G.)和洛依德(LloydP.J.)充分认识到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开始从理论上研究产业内贸易,从而开创了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的先河。在他们的研究中,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因素,认为季节性贸易、转口

6、贸易及消费者偏好等都可能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当然,他们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至今仍沿用的产业内贸易测量方法,即格鲁伯和洛伊德计量法。产业内贸易是产业贸易总额减去产业内进出口贸易差额后的剩余部分,所以产业内贸易指数表示为:  IITi=1-  IITi为产业内贸易指数,IMi和EXi为特定产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很显然,0≤IITi≤1,若IMi=EXi,即所有贸易均有同一产业内,进口量与出口量相等,则定义为全部为产业内贸易;若IMi=0或者EXi=0,则表示在同一产业内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则这种贸易模式定义为产业间贸易,亦

7、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以每个产业进出口值占总进出口值的比重作为权重,对所有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得出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  IITj=  =1-  其中IITj表示国家j的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介于O到1之间,越接近O,则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越接近l,则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经实证研究表明,IITi与IITj能部分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但指标存在一个缺陷,即当一个产业或国家存在较大贸易顺差或逆差时,该指标反映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偏低。为此,格鲁伯和洛伊德对指标进行了调整:  IITj=  调整后的产业内贸易

8、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进,它能明确地将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区分开,同时还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动。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调整后的G-L指标部分消除了贸易失衡造成的影响,更适合于研究整体产业内贸易,而计量具体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G-L指标无法反映一个国家产业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