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

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

ID:22141945

大小:7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7

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 _第1页
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 _第2页
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 _第3页
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 _第4页
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 _第5页
资源描述:

《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展看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内容提要杜威的伦理学是他的哲学的最有创见、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他对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定的分析不仅体现了他的“彻底经验主义”的基本主张,而且在道德哲学领域开辟了新的远景。本文主要考察杜威如何看待道德自我和行为选择,道德自我和道德情境,道德判定和道德知识的关系,看看他如何将道德作为一种生活经验,揭示他对道德哲学的非凡贡献。杜威的伦理学是他的哲学的最有创见、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从1871年到1953年他对伦理新题目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喜好,并写了一些论著来阐述一般的道德新题目、

2、源于非凡生活经验的非凡道德新题目以及道德新题目和其他新题目的相关性。但杜威并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伦理学体系(比如,像康德和罗尔斯那样的体系)。他曾自诩在哲学上进行了另一次“哥白尼革命”,而伦理学是实现这场革命的关键,由于他的伦理学不仅抛弃了传统的二元论的假设,而且真正把道德作为一种生活经验来对待。1922年的《人性和行为》、1930年的《道德中的三种因素》以及1932年的《伦理学》都体现了他的成熟的伦理思想。下面,我将主要根据这三部论著对他的伦理思想做一些分析。一、道德自我和选择杜威不愿用“主体”和“客体”

3、这类二元对立的方式往思考伦理新题目。他把道德作为一种经验,而经验始终离不开活生生的情境。因此,杜威比很多其他伦理学家更关注情境对于道德判定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也正由于这一点,他在很多方面开辟了当代情境伦理学的先河。杜威在考察道德情境时发现,我们无法回避自我和情境的相互影响。自我对行为目标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的后果均和情境相关。在不少情况下,人的行为选择经常能产生一种新情境。从这种意义上说,情境也可以是选择的某种结果。在人类的生活中,只要我们面对不同的可能性,我们就需要选择,即使我们面对那些可能性不做选择,我们

4、也是在做出选择。所以,杜威总是把选择作为自我的最典型特征。正如在“杜威的伦理学:作为经验的道德”一文中所说,在杜威的“伦理学中,道德自我是在道德上重构令人困惑的情境的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当某个非凡情境中发生交易时,这个自我既影响发生的事情又受发生的事情的影响。这一点在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和我们给情境所赋予的特征的性质之间确立了一种重要的有机的关系。由于道德自我和情境的这种互动关系,道德自我经常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制约。因满足急切的单一目的并因此宰制这种满足时,自我应该明智和审慎,在承认自己在和他人

5、的关系中提出的那些要求时,自我要忠实可靠;在赞扬和指责时应慎用认可或不认可。此外。道德自我要积极地发现新的价值观念,并修改旧的观念。在对待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理论时,杜威一直主张采取继续和变革并重的态度,那些极真个道德理论固然荒谬,但对促进价值观的变革可能有促进功能。最关键的事情是有效地运用其积极的方面。本着这种精神,杜威在考察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美德伦理学以及各式各样的功利主义理论时总是采取建设性的批评态度。这种态度使他一方面看到了上述道德理论的局限,另一方面不断从中汲起聪明和灵感。按杜威的分析,康德的伦理

6、学确立了道德自我的至高无尚性,原则先行体现了它的基本旨趣。在社会实践中,这种理论固然无法彻底贯彻,但塑造了一种尊重理性的传统,这种传统为道德知识发挥积极功能留下了空间。在康德那里,自我即是最高的唯一无二的道德目的。除行为后果之外,善良意志乃是唯一的道德之善。美德伦理学和康德的义务伦理学不乏相通之处,比如,它将道德的善和美德同一起来,这样,做一个好人的终极目的就是保持自己的美德。假如将自我作为唯一的目的,那么,行为及其后果自然要被作为单纯的手段,作为保持善良自我的外在工具。早期功利主义者们就持这种态度,由于他

7、们把某种结果,即快乐作为唯一的目的,自我则成了实现快乐的手段。杜威宣称其伦理学要改变自我和后果的这种僵硬对立,由于他以为自我和后果是必不可少的两面。一方面,人并不是停留于内心生活中,一个人的愿看再好,假如不借行为及其后果来表现,将显得毫无意义;另一方面,行为的后果并非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选择的,受制于自我并体现了自我。自我并非产生结果的纯粹手段。后果进进了自我的结构中,自我也进进了道德后果中。杜威还用砖和屋子的关系来解释道德自我和道德后果的关系。砖是建房的手段,但又不仅仅是手段,由于它们终极

8、成了屋子本身的一部分。同样,行为及其后果是和自我不可分的,它们既显示自我,也形成和检验自我。由于受米德的影响,杜威对自我的分析经常借用行为主义的术语并遵循了米德的某些思路,把行为选择作为自我的重要特征就是其中之一。杜威把选择分为两种:即自发选择(偏好)和故意选择。自发选择先于故意选择。前者受欲看、刺激、偏好的重要影响。比如,无论欲看如何盲目,它都会促使人选择一个而放弃另一个,自我在同时注意某些对象时,也总是把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