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期待视界——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

永恒的期待视界——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

ID:22133051

大小:65.9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永恒的期待视界——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_第1页
永恒的期待视界——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_第2页
永恒的期待视界——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_第3页
永恒的期待视界——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_第4页
永恒的期待视界——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恒的期待视界——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永恒的期待视界一一试论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摘要:本文从哈姆雷特的性格忧郁所引起的原由入手,认为哈姆雷特的心性气质体现的是生命价值优先的原则,这是一种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精神气质,永恒的期待视界。哈姆雷特的延宕正是生命价值优先原则所致,而他的悲剧,一方面是人心秩序与社会秩序抗争;另一方面,则是克劳狄斯的冷静计算这种现代性原则的结果。关键词:哈姆雷特性格忧郁延宕期待视界自从《哈姆雷特》这部伟大悲剧问世以来,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专家学者就哈姆雷特的性格问题倾注笔墨,就其量来说,可谓汗牛充栋。A•莱温在他1936年出版的《书目索引》中,提出与《哈》剧有关的专着和论文就有2167种。近几十年来,这种趋

2、势有增无减。而谈论的中心大多是哈姆雷特为什么在复仇过程中总是踌躇,或者一再延宕,其根由宄竟是什么的问题。十八世纪德国伟大作家歌德,他在1796年借人物的嘴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莎士比亚要描写: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的身上……”①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我认为歌德仅仅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没有把笔触伸得更远。戏剧的情节告诉我们,哈姆雷特不是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人,他一怒之下一剑刺穿挂毯后面的窃听者波洛涅斯;他还在预谋甚至使用诡计的情况下,让设计谋害他的朝臣去送死,其行动是果断的甚至是富有智慧的。哈姆雷特不是一个理想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

3、神的传声筒,之所以如此,源于他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矛盾性。十九世纪后期德国批评家卡尔•魏尔德尔,在1875年发表断言:“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②我认为魏尔德尔也仅仅看到了事物的一方面,我们承认,客观情势是哈姆雷特一再延宕的重要原因,但不完全是。对于延宕,学界一般都视之为哈姆雷特的独特行为,而没有关注到延宕在剧中其实更为根本的是一种价值感现象;或者说,决定哈姆雷特延宕的是哈姆雷特的一种价值感。在剧中,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愿望可以说是强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在听了鬼魂的话之后,并没有直接实施复仇,而是成为一个“疯癫”的思考者。《

4、哈》剧中第一幕第二场哈姆雷特痛苦地喊出“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③那段话,说明一出场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就已经发生危机,这一理论已为大多数研究者承认,但如果把他说成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就很难讲得通。诚然,我们批判和继承的结果是什么呢?可以说,王子的忧郁性格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的。首先,他复仇的对象是一个国王,又由于他单枪匹马,客观的情势注定使他在复仇的道路上忧郁踌躇;其次,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发生危机,并同旧的封建意识、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教观念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最终是后者在哈姆雷特身上占了主导支配地位,在复仇过程中,他表现了一种浓厚的封建意识和宗教神学思想,并受中世纪荣誉精神

5、的支配,造成他复仇一再延宕。下面,笔者将从预设、潜在、呈现三个方面对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延宕的独特行为,所具有的期待视界对文坛的价值,进行剖析。(一)莎士比亚在《哈》剧中预先确定的读者期待视界。莎士比亚深刻了解他所处的“黑铁时代”,它压制戏剧和其他娱乐的新禁欲主义抬头,人与人之间金钱利害关系猖獗,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社会动荡,百姓中沸腾着铤而走险的情绪。宛如空中好像聚起了愁苦的阴云,普遍的幻灭情绪更激起了强烈的愤懑和忧郁、心情压抑,甚至忧郁症竟然成了风气。从而,文学戏剧中出现了疯癫的情节,大量讽刺作品成了表现愤恨不满和悲观情绪的工具。如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诗人邓恩在长诗里就有以下诗句:“…

6、…最崇高的部分,人,首当其冲/比禽兽与植物更蒙受了天罚的诅咒/这样世界从第一小时就腐烂/黄昏成了白日的开端…………它(指世界)全部崩溃了,一切和谐不见了/一切正当的供应不见了/帝王、臣民、父亲、儿子都是被忘记了的事物”④复仇剧重新兴起,其中愤世嫉俗的人物与讽刺剧里的不满分子互相呼应。随着当时常见的鞭挞贪欲、淫荡和权势欲等主题的影响,也出现了对死亡和更多的宗教迷信。这些都反映出人们的希望落空和现实黑暗日益暴露的影响。韦勒克与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曾说到:“倘若今天我们可以会见莎士比亚,他谈创作《哈姆雷特》的意图就可能使我们大失所望。我们仍然可以有理由坚持在《哈姆雷特》中不断发现

7、新意(而不是创造新意),这些新意就很可能大大超过莎士比亚原先的创作意图。”⑤所以,一部作品的价值能够长久不衰,创作背景则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哈》剧所产生的历史背景。由于莎士比亚深深了解他所处的时代,所以他清楚什么能够吸引观众:忧郁症成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因此,当哈姆雷特一出场,这个穿着黑衣服的、郁结着心事、满口“生存还是毁灭”的王子一下子切合了当时观众的期待视界。哈姆雷特为了复仇装疯卖傻,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愤世嫉俗,甚至是厌世情绪,无不和时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