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29779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伊通盆地伊丹凸起双阳组成藏期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伊通盆地伊丹凸起双阳组成藏期研究:为了确定伊丹凸起主要目的层双阳组的成藏期次,本文利用伊69井双阳组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在埋藏史热史恢复的基础上,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恢复双阳组的生烃史,从烃源岩生烃史以及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方面,对伊丹凸起双阳组成藏期加以判断,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Abstract:InordertodeterminehydrocarbonaccumulationperiodofShuangyangformationthetargetlayerofYidanSethodofusingtheflu
2、idinclusiontestresultsoftheShuangyangFormationinYi69alhistoryoftheareaulationperiodsoftheYidansicalkiics,hydrocarbongenerationhistoriesandinclusionhomogenizationtemperature,itingperiod;fluidinclusion;hydrocarbongeneratinghistory :TE1:A:1006-4311(2012)34-0110-
3、02 0引言 伊丹凸起是伊通盆地勘探研究的一个盲区,对于该低勘探领域的早期评价,只有弄清油气成藏期次和把握油气充注的关键时刻,才能准确认识油气成藏过程,因此该地区成藏期的确定对于成藏规律研究及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油气成藏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圈闭形成时间法、饱和压力-漏点压力法以及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2];这类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每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众多方法中,同时运用生烃史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确定油气成藏期次,是应用效果最好的分析手段,因为生烃史分析的依据是只有油气大量的生成并排出烃源
4、岩,油气藏才可能形成。而流体包裹体分析的优点在于可以判别储层中是否来过油气,什么时候来的,来的时候的成分以及规模等一系列成藏问题,笔者通过确定圈闭形成时间,结合化学动力学法计算有机质生烃史,并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多种方法对伊丹凸起双阳组的成藏期进行综合研究,把生油岩生烃和储集层注烃两个油气成藏过程有机的联系一起,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可以相互佐证,增强油气成藏研究的准确性,是准确分析成藏期次的有效手段。 1区域地质背景 伊丹凸起位于伊通盆地西南,北临鹿乡断陷、南接莫里青断陷。由于该地区基底隆起遭受剥蚀,局部存在
5、重力异常高现象。伊通盆地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始新世早中期为盆地形成和扩张期,发育双阳组、奢岭组地层,此时断陷格局基本形成;始新世晚期盆地主要以热沉降为主,全盆地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湖环境,沉积了一套全盆地可对比的泥岩地层—永吉组;而从渐新世开始,盆地的格架发生强烈变化,伊丹凸起快速发育;晚第三世开始后,伊丹凸起强烈抬升并向西北推挤,地层处于强烈剥蚀状态。 2应用化学动力学研究源岩生烃史与成藏期 本次对生排烃史的研究采用的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化学动力学法。通过建立和标定有机质成油、成气和油成气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源岩所
6、经历的热史,从化学动力学的角度对油气的生成过程进行定量评价。 2.1样品与实验 此次实验选取了松辽盆地南部的榆深1井营城组(658m)的暗色泥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该样品具有高有机质丰度和低演化成熟度,是适合于进行各类热模拟实验的理想样品。为了获取标定有机质成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所必需的温度-产油率(产气率)关系曲线,设计分别开展了如下实验。实验采用Rock-Eval-II型热解仪,分别以10、20、30、40、50℃/min的升温速率将样品从200℃恒速升温至600℃。实时记录产物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后经
7、累加并做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产烃率一温度关系曲线,用于标定有机质生烃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为分别标定有机质成油、成气的动力学参数,在相同的加热温度范围和升温速率条件下,以30℃的温度间隔收集热解产物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即PY-GC分析),从气相色谱图上定出各温度段气体(C1-C5)和液体(C6+)组分的相对含量,结合前一实验结果,即可得出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各温度点的生油量和:为了确定伊丹凸起主要目的层双阳组的成藏期次,本文利用伊69井双阳组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在埋藏史热史恢复的基础上,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恢复双阳组的
8、生烃史,从烃源岩生烃史以及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方面,对伊丹凸起双阳组成藏期加以判断,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Abstract:InordertodeterminehydrocarbonaccumulationperiodofShuangyangformationthetargetlayerofYidanSethodofusingthefluidinclu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